从人类整个历史上来看,信息传输效率的提升改变了整个行业,从当年的电报机,到固定电话,再到90年代初的大哥大,人类的信息传输工具正在一步步的提升。从最初的2G信号,到3G和4G,再到现在最火的5G网络,相比于4G而言,5G不仅仅是有着更快的效率,意味我们通过5G网络能完成很多原本不能实现的想法。
虽然5G对于普通人而言,只是一个概念,也就是网速的提升,但是随着运营商对于5G基站和终端的布局,相信5G实现更多的功能,只会是很短的时间。

对于汽车行业,5G技术又意味着什么呢?
这两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非常火热,几乎所有的汽车厂商都在着手研究自动驾驶商用,在2021年将要完成,后续转为民用,但自动驾驶商用也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目前很多汽车生产厂商将自动驾驶定义为商用,其实要求不高,商用自动驾驶满足低速场景即可,对于汽车内的传感器和电脑都没有太高的要求,但即使是这样,商用自动驾驶也存在一定的瓶颈。
自动驾驶的瓶颈究竟是什么?其实自动驾驶就是模仿人类司机的行为,比如利用车内的传感器模仿人类司机的眼睛,就感知外界。比如当人类司机看到红绿灯时候,会根据红绿灯的颜色而选择是否停车,但是自动驾驶的传感器并不能判断是否该停车,只能记录周围的环境是什么,将道路信息进行记载,然后传输到车载电脑里,由车载电脑完成判断,感知汽车周围的环境,再进行下一步的驾驶行为。
其实这种操作还是蛮低效的,因为车辆和外围环境没有任何交流,只能通过汽车内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环境,然后再用算法去感知,相当于是盲人摸象。汽车内的传感器感知外部的环境,然后上传到电脑里面,由电脑再琢磨是否应该停下,而我们人类看到红灯时候,自然会选择停下,但对于没有眼睛和大脑的汽车来说,传统的方式有点太低效了。
在4G时代,自动驾驶受于传输效率的影响,延迟较高,不能用于民用,毕竟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因为延迟过高而导致判断驾驶行为延误,造成的安全隐患是非常大的。

5G的到来,能解决自动驾驶延迟高的问题,试想一下,假如道路上所有行驶的车辆都能参与联网和信息传输,感知周围车辆的驾驶信息,这样就能提升自动驾驶在感知周围环境的效率。
但是车联网技术并不是一家汽车品牌厂商就能实现的,需要多家车厂合作,政府的支持,还有运营商的推动,想要在短时间内实现车联网,还需要多方合作,共同推进技术进步。
当自动驾驶能够高效运营后,车内的设计能更加开放,对于乘客来说驾驶体验也更加完善,至于车联网技术以及这种概念车什么时候能落地,让我们敬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