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作为汽车三大件之一,能够代表一个品牌车企的技术实力达到什么程度。而大众朗逸作为国内销量非常高的车型,尤其是第三代朗逸更换到了大众的新平台,大众对于它的底盘又有什么样的调教呢,下面就来看一下。

模块平台:
MQB A1平台
对朗逸稍有了解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第二代朗逸(2012-2017)是在大众的PQ34平台上搭建的,2018年朗逸进行了一次大换代,顺便就换到了MQB平台上。
与PQ34平台相比,MQB平台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模块化设计建造,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平台的兼容能力极强,可以生产A00、A0、A、B甚至C级车型,而且兼容轿车、SUV、前驱车、四驱车等多种车型和驱动形式;
●零件的通用程度更高,不同车型之间的大部分零件可以通用;
●兼容EA211系列发动机、EA888系列发动机,以及兼容新能源动力系统;
●使用更轻但强度更高的钢材,降低车辆自重并提高底盘的抗扭转能力。
其实使用高兼容性平台并非只有大众一家是这么做的,如丰田本田等日系车也是采用这种生产方式,只是他们没有像大众那样小型车到中型SUV都兼容那么疯狂罢了。高度兼容看上去好像很牛逼,但带来的影响也非常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所有MQB平台生产的车型无一例外后排中间的凸起都是非常高的,因为MQB平台要兼容四驱车型,所以只能把凸起做高给传动轴和排气管留出足够空间。如果你是4驱车型车主那么还能勉强接受,但如果你是全系都是前驱车型的车主,完全就是无辜躺枪。
车辆上了举升机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朗逸的底盘覆盖有非常全面的下护板,这是大众典型的风格。排气管上方也有非常完整的隔热铝瓦,不过我们能够看到排气管距离铝瓦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就是MQB平台的一个弊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