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0年1月份的销量统计出炉,新能源市场所遭受到的冲击可视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开年暴跌,某新能源大厂的业绩下滑竟然达到了惊人的75%!从2019年上半年开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日渐式微,销量越来越不景气。加上2020年开年这一幕,有业内人士分析,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前景不会乐观。这个市场,还会有起色吗?

开年的暴跌,并没有太大参考价值

新能源汽车开年的暴跌模式,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新能源汽车目前正面临着车市大环境疲软和使用体验便利性欠佳两点突出问题。在补贴退坡后,销量的下跌是必然的,这是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原本每年的农历新年前后就是传统的购车淡季,销量出现下滑情有可原。

此外,蔓延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暴跌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负面作用。由于很多消费者足不出户,经销商闭门谢客,导致新能源汽车1月份的成交量更下一层台阶。这两个原因,综合导致了1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暴跌这一结果。但我们相信,在疫情结束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会比1月份有明显的回升,这一点,不可否认。
新能源汽车业绩的下滑,其实可以预见

关于新能源汽车业绩的下滑,我们其实可以预见。不管是淡季还是疫情,是新能源汽车用途有限还是价格偏高。都会影响到新能源汽车业绩的下滑。即便没有疫情影响,新能源的下滑态势也非常清晰。因此,很多人颇感惊讶的言论实际上非常让人费解——明明是明摆着的事,为什么要表现出一副大惊失色的模样?难道是要带节奏?

我们之前专门谈过这个问题,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正轨上?新能源汽车若想能和燃油车真刀真枪干一场,续航、可靠性和售价三座大山必须翻过去。消费者都很务实,车好不好开是让人们最终决定是否下订的直接原因。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之前,新能源汽车都不太好谈恢复,只能谈如何存活。
不乐观但也不悲观,新能源汽车市场仍有作为

当然,盲目悲观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态度。经过若干年的建设,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日渐成熟并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从业人员,都让我们无法“一刀切”地砍掉。另外,从长远地角度看,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确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新能源汽车仍有作为。

这具体表现在,目前,出租车、公交车、市政工程车、特殊勤务车等等领域内,新能源汽车都有着比燃油车更经济的使用表现。而我国的这一市场,还有待进一步挖掘。此外,市内通勤等等场景下,新能源汽车的优势也比燃油车高一截。如何让这一市场提供更多的购买力?当这些领域被新能源汽车深耕后,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或许能迎来一次可喜的华丽逆转。
结语:不喜不悲,我们应该平静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境遇
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是必然会出现的情况。由于当年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汽车时有些盲目,有些不系统,甚至有些冒进,让部分低端产能混入行业内,拉低了平均水平。这才让我们感觉新能源汽车市场仿佛已经没有什么作为。但,我们应该不喜不悲,用平常心看待市场,新能源汽车的存在,有用武之地,有市场,那么,它们就一定有发展的空间。时间,会解决一切,也会给我们解释一切。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