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用车>知识学堂

为什么发动机第一次大修后,发动机寿命会急剧缩短

收藏 阅读:
 
编辑:竹清风 来源:新浪 时间:2016-03-09 00:03

现在合资品牌的汽车基本采用了高性能的发动机,可以做到终身无大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驶50万公里不用大修。但是实际中还是有一些提前大修的发动机(由于一些非正常因素导致发动机损坏),大修完之后的大修里程急剧缩短(通常只有10万公里),这是为什么呢?大家首先了解一下发动机大修的含义。

发动机大修:当发动机动力下降严重,出现冒蓝颜烧机油(机油此时损耗严重)、拉缸、敲缸等现象发动机必须大修,即彻底分解发动机,更换活塞、活塞环、大小瓦、气门、正时链条、镗缸、磨轴、更换所有密封胶垫、油封(柴油机还需校泵),使发动机性能恢复到出厂时性能的维修手段。

一、新车缸套采用平台网纹研磨技术,而该项技术还没有普及到现有的汽车维修行业。一旦镗缸,原有的网纹即被磨掉。

采用平台网纹研磨技术的发动机有如下特点:

* 缸套有良好的耐磨性

* 良好的出油性(机油附着在网纹槽内,润滑条件较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

* 降低了机油消耗

* 几乎没有磨合期

二、新车缸套采用了激光淬火工艺从而使缸套表面硬度极大提高,耐磨性也极大提高。但该工艺目前没有用到发动机大修中。

以上两种技术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极大地提高,加之机械加工精度的提高,发动机的寿命比过去有了本质的提高。

综上所述,当您的汽车出现动力下降时,务必仔细检查原因,切不可轻易听信某些人的大修建议,否则必将伤了发动机的元气。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