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购车>选车购车

销售一般避而不提,买车时最容易被忽视的“盲区”

收藏 阅读:
 
编辑:zhuqingfeng 来源:阿川说车 时间:2017-06-28 14:06

一般的消费者去4S店选车时,在谈及关于车本身的内容,销售会告诉你的无外乎就是动力参数、外观造型、空间尺寸之类直观的一些“门面”知识。至于一些“内在”,大家都选择心照不宣的忽视,而那些被忽视的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车内的乘坐感受。根据CSA官方数据统计显示,人的一生待在车里面的时间长达三年又有一个月之久,所以一个良好的车内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今天小编和大家谈谈汽车的隔音设计。

为什么有些车的动力数据、配置、空间等方面大致相同,价格却相差甚远,到底这份价格差值归咎于何处?品牌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在一些“盲区”的成本压缩,隔音设计就是其中的一部分。NVH处理不佳的车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首先我们先来弄清楚噪音从哪儿来?车内噪音主要分为两类,一方面是来源于车辆本身,另一类这来自于外界。

源自于车本身的噪音主要有汽车结构噪音、发动机、胎噪。粗暴的讲,汽车就是一个铁壳,铁壳震动就会传出噪音,这是一款车本身的特性,后期难以有所改善,直接受限于工厂的制造工艺水平。

发动机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爆炸”,带动各个零部件的震动,进而将震动传到整车,产生大量噪音。

胎噪,受路面和轮胎规格等因素影响,胎噪的大小与轮胎的宽度和硬度成正相关关系,可以后期改善。

外界噪音主要是风燥和其它外界异响,风燥与汽车外形以及车速有关。

那么针对这些噪音,看看一些有担当的厂商是怎么处理的呢?一般是在密封及隔音棉上下功夫。

密封性:

在NVH设计中,密封条是比较常见的部件,当车辆处于较高时速下,密封条可降低传入车内的噪音。因此,发动机舱盖、后备厢盖、车门以及车身门框等部位都有密封条的身影。与隔音棉类似,密封条使用量的多寡也与车型定位有直接关系。

关于密封条的使用,最明显的地方在于车门底部。好一点的车门采用头道、二道、滑槽的两道半结构,令密封和降噪能力明显提升,甚至在车门底部也安装有厚实的密封条。贴近车门的部位使用非金属材质,兼顾防刮擦,靠近内侧的部位则使用软橡胶材质,当车门关闭后,下沿部位与车身之间具有更高的贴合度,起到静音和阻水的作用。

▲车门下端

除了密封条可以起到不错的隔音外,地板的用料又会有一定的影响。对于静音效果好的车,其地板下方的材质由毛毡垫层、防潮层和填充层组成,覆盖面积理应超过地板面积的95%。毛毡垫层和防潮层为一体式结构,填充层选用环保再生材料铺陈于地板各凹槽。

▲地毡填充层

隔音棉:

隔音棉的选择直接与成本挂钩,所以一些车型并未在车门内部填充隔音棉(因为在商家看来,没有必要在“看不见”的地方做投资,况且还会增加成本,拉低竞争力)。而对于那些有填充隔音棉的车型,它们还有自己的门道,比如说材料,不同材料隔音棉的成本排序:原生棉>再生棉>复合棉,成本越高隔音效果越好。另外还与填充的面积有关,有些车型只是意思一下,效果不大。

关于隔音棉的填充区域一般在车门、发动机隔音舱、A/B/C内饰柱,更注重NVH处理的车企还会在后备箱下方盖板等各个细节区域做出进一步的填充,以实现更加完善全面的隔音处理。

▲前门内饰板

▲隔音效果优异的原生棉材质

▲发动机舱隔音棉

▲多块局部内饰板

优质的原生棉不仅有相当好的隔音效果,还能起到不错的阻燃作用。

发动机噪音处理:

发动机作为最大的噪音源,单单在发动机舱填充一层隔音棉是远远不够,必须特别对待。在车内侧和发动机侧加装两层防火墙。

发动机侧防火墙:

下图中的银白色是铝箔金属层,铝箔具有导热快、散热快的特点,目的是阻隔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入驾驶舱。在金属层背面则填充有较厚夹层的原生棉隔音材料,成为增强车内静音效果的又一道保障。

▲发动机舱防火墙

车内侧防火墙:

作为座舱和发动机之间最主要的阻隔物,这里除了具有安全保障的作用之外,也是车辆隔音设计时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乘用车都会在这里设置隔音棉。防火墙内侧的隔音材质由厚实的一体成型隔音棉和胶质层组成,分多块呈纵向布置,基本达到100%覆盖。

▲车内防火墙

(文中所用图,均来自于宝沃BX7的实拆图片)

隔音设计(干货)|阿川说车

我一直认为,愿意在你经常忽视的地方去下功夫的车,就不会差的太远,至少它有着一份真诚的人文情怀。一辆好车最直接的标准就是:开得动、停得下、坐着舒服。随着车的全面普及,我待在车里的时间会更长,上班、送孩子上学、郊游、堵车……所以说静谧的乘车环境是有必要的,一整天的心情从坐进车的那一刻开始。选车需谨慎,不仅得看动力、空间、外观、配置之类易于观察的地方,还要多问问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区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