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市知识产权法院1月31日披露的消息,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以“侵犯其两项发明专利”为由,对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主力SUV车型哈弗H6发起诉讼,要求长城汽车方面及哈弗H6经销商北京泊示联汽车销售中心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2214万元。

“抄袭”这种事,可以说在汽车圈已经算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尴尬局面,其原因有二,一是很难用“锤实”的证据断定是单方面的抄袭;同时对于“抄袭”的界定,也缺乏行业公认的制度或规则。
因而往往很多时候,“被抄袭”一方经常觉得自己的智慧成果被某一方“剽窃”,但是到了真正对簿公堂之时,又多有因无法界定清借鉴与完全照搬的区别,或者因为事实层面缺乏充分的依据而成为败诉方的事实案例。
在事件曝出后,长城汽车内部相关人士向外界表示,在收到起诉状后便组织相关部门查找相关涉案项目开发的履历,并声称未发现存在本田方面所说的侵权问题。同时长城方面还表示在与专业律师一同对本田方面所提及的涉案专利及车型相关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以后,确实可以得出“两者存在明显差异”的结论,因而长城方面认为不存在侵犯本田专利权行为。

据媒体透露,本田起诉长城汽车主力车型哈弗H6侵犯其两项发明专利,要求长城汽车停止生产、销售等行为,并赔偿经济损失2214万元。目前此案已由北京法院审理中。到目前为止,案件仍未确定开庭时间,究竟有没有侵权尚没有说法。

长城汽车是中国自主品牌代表车企,哈弗H6是长城的销量支柱,占据其逾半的销量份额,也是中国SUV乃至全球SUV销量榜的前十车型。是否侵权将对哈弗H6在声誉上产生的影响有多大,目前还未知。但提一个该事件可造成的直观影响就是,至少很多不完全了解的人会认为以长城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或许仍处于在“抄袭借鉴”基础上正向研发的阶段。即便不可否认,曾经自主品牌确实在其起步阶段走上过必然要经历的模仿阶段,但是就当前的整体水平而言,事实上自主品牌经过多年努力早已不复当年的不堪。而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崛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或许也表明以日本制造为代表的诸多国外汽车品牌也已日渐不能代表有如当年的“神话”地位。

另外据了解,本田起诉长城并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在去年的10月5日本田就已向法院提出起诉,但涉事双方都很低调,直到现在才被媒体曝光出来。为什么?一些网友猜测,本田正处于“机油门”,曝光此事为了转移视线,淡化“机油液位升高”的影响。并且,昨日(2月2日)本田为稳定军心已就此事首次发表官方声明,得到不少好评的声音挽回声誉,但根源问题尚未解决,网友更猜测为后续解决方案获得筹码。因此,正值多事之秋的本田,从外界曝出如此多事件,的确值得让人猜疑。
(作者:自主汽车)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