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盛行一时的车贷平台,随着监管部门对于整个网贷行业的调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开始陷入“倒闭潮”。
根据网贷之家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4月初,涉及车贷业务的P2P平台,仍在运营的只剩859家。而在去年全盛时期,涉及车贷业务的企业甚至多达1741家,这意味着51%的P2P车贷平台已经倒闭。
但是另一方面,《投资者报》记者注意到,在一片残酷的市场洗牌中,规模靠前、合规经营的大平台反而出现逆势增长态势。不难看出,车贷平台市场份额开始向头部优势企业集中。
其中,神州车闪贷正是行业洗牌的受益者。根据神州优车发布的财报数据,2017年,旗下汽车金融神州车闪贷业务业绩增长显著,在成立两年后,年度营收达到7.25亿元,并且实现盈利。
神州车闪贷相关负责人告诉《投资者报》记者:“凭借在资金和运营端的优势,神州车闪贷在行业大洗牌中得以迅速发展。”
1、行业进入洗牌期
2017年,汽车金融成为金融科技中最热门的领域之一,一时间,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但是自去年年底以来,汽车金融市场风云突变,中小车贷平台出现“倒闭潮”。究其原因莫过于以下几点:
一方面,为了应对同质化竞争,很多中小车贷平台放松前端风控审核,寄希望于后端的高利率,这种做法则经常导致暴力催收,坑害车主等不规范行为。
今年上半年以来,包括汽车金融在内的整个网贷行业都经历了严监管。4月26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下发《互联网金融逾期债务催收自律公约(试行)》,暴力催收或者催收不当被界定为违法。5月份,多地公安机关介入整治金融乱象,车贷暴力催收是重点打击领域。严监管在规范市场的同时,也给众多中小车贷平台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中小车贷平台竞争实力薄弱,获取资金渠道较窄,多依靠民间融资,资金成本较高,很多年化利率在10%以上;运营上还有渠道、人力、风控等成本,一些环节外包又造成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在终端利率红线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车贷平台坏账率飙升,加之通过暴力催收或套路贷等手段获取暴利等行为受到监管与打压,迅速形成恶性循环,直至资金链断裂,平台倒闭。
与此同时,整个车贷市场的容量仍然在快速增长。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整个2017年P2P车贷总规模为2477亿元,同比增长36.7%。业内人士认为,平台数量锐减,但是车贷的交易额却在增长,这说明车贷市场呈现向大平台、头部企业集中的趋势,行业进入洗牌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