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充电总是短板?技术难度根源在哪里?

收藏 阅读:
 
编辑:zhuqingfeng 来源:酷车无忧 时间:2018-07-23 21:07

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最致命也是最关键的部分,就是充电时间问题。

很多有买电动车的车主都对充电这个环节充满疑惑,总觉得充电时间太久,不能即充即走,都觉得可惜。

虽然现在也有快充的设定,但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充电时间和续航里程中找一个平衡点还是挺困难的。

充得久,跑得远,充的快,跑不远,为了让两者都兼顾得到。

专注续航里程

电池也发展出了两条思维路线,一条是专注续航里程的,不断的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可以提高续航里程。

缩短充电时间

还有一条是尽最大的可能缩短充电时间,改善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性能。

什么是快充?

多快才是快充?

充放电倍率C是一个专业用词,就是充电的速率和放电的速率。

一个充放电倍率如何,决定了这辆车这个电池可以充电多快?

充放电倍率C=充放电电流/额定容量

2C等于30分钟,充电倍率小于3C属于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充电倍率高于或者等于3C属于快充类纯电动客车。

按照业界一般的定义,充电电流大于1.6C,就是从0%充电到80%,充电时间小于30分钟,就是属于快充方式。

充电倍率小于1.6C就是慢充,1.6C到3C为小快充。

3C以上都是属于快充

市面上很多电动乘用车都到达了小快充这个范围,快充型客车一般在3C到5C。

电池追求高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够高,它的电量就越大,续航里程就不必担心,电量大了的话,成本也就上涨了,也很难有市场。

现状就是在控制好电池的成本下,用比较快捷的充电能力,配合足够适用的续航里程,就能解决这一现状。

这涉及到非常复杂的科学技术。涉及到锂离子的电解液运动的原理。

三元电池的快充模式就受到重视,超导电子网和快离子环技术,可以在15分钟内从5%充电到85%

还有新推出研发的材料,能量密度高达250Wh/kg,这个密度可以实现500公里的续航里程

在高充电模式下,充电十分钟可以续航60公里。

要实现这20分钟以内的充电,充电倍率至少要在3C到6C之间,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未来有望能把充电时间压缩到20分钟以内。

纯电动汽车要走的路还很远,但已经不是用遥远这个词了,在快充时间不断压缩,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会来的更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