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用车>知识学堂

揭秘汽车4S店潜规则 巧言忽悠产品藏猫腻

收藏 阅读:
 
编辑:夏天 来源:- 时间:2018-08-13 13:08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周边的一些延伸行业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汽车保养与维修已经成为了车主们最关心的事,而对于他们来说4S店就是一个保证。但是,由于商家牟取暴利,使得4S店也不再安全。今天,小编将为大家揭秘汽车4S店潜规则,警醒各位车友小心巧言忽悠。

  偷工减料:机油更换玩截留

  南昌市南京东路汽修城聚集了上百家私营汽修店。万师傅曾在3家4S店修过车,后来自己开汽修店。这两年,他每隔两三个月就要在店里进行一笔固定交易:从4S店员工手里50元收购品牌机油,每次收三四十桶,卖给客户的单价为80元,4S店销售单价为120元。

  机油的来源其实很简单,一桶机油国家标准计量4升,一般车辆换机油只需 3.5升,剩下0.5升多数车主不愿带走,成了汽修师傅的“免费午餐”。在利益驱动下,一些人为“攒机油”,不惜少抽废油或少加新油,一个月下来也积少成多,车主很难察觉。

  记者随机走访了多家小汽修厂,发现这样的“地下交易”金额少则数百元,多则上万元。

  以次充好:汽配产品频“变脸”

  记者佯装成4S店销售经理考察市场,来到一家经营各知名品牌汽车的中型汽配店。一位姓秦的店主心领神会,“不管你需要什么配件我们都能满足,绝对保证是原厂货或高仿货,按4S店售价开发票,加收4个点税钱,一月一清。”

  由于涉及“商业机密”,秦老板拒绝透露合作过的4S店名称及每月交易金额,“给4S店送货在汽配行业很平常,好一点的送高仿货,黑一点的送副厂货。透露出去名称等于自断财路。”

  秦老板说的高仿货是指质量还不错的仿制件,与正厂件售价较接近,而一些质量没保障的副厂货,差价可能在数倍。有些汽配店甚至60%——70%的业务量都来源于4S店。

巧言忽悠:保养产品藏“猫腻”

  记者调查发现,在汽车保养产品上玩“猫腻”才是业内真正的“肥肉”。10年前入行搞汽修的小万师傅对4S店滥用汽车保养产品有切身体会。

  “新车从第一次保养开始,前台接待员就会各显神技不断向车主推介保养产品如汽油添加剂、油箱清洗剂、油泥清洗剂……原本两三百元一次的5000公里换机油保养,多加两小瓶保养液,价格就翻了一倍。”

  据了解,汽车保养产品的成本非常低,一些清洗剂成本价只要几十块钱,一入4S店便以三四倍的价格卖给车主。小万解释了其中“玄机”,前台接待员均有销售任务,如成功售出一瓶100多元的油泥清洗剂,接待员、修理工、销售经理均可提成10元,4S店也要提成三四十元,最后买单的是不明真相的车主。

  “汽车保养产品多数是不必要的,就像病人看病医生过度诊疗的道理一样。”小万坦言道。

  渔利车主:监管乏力需改变

  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汽车生产商为维护品牌形象,在投资、运营、宣传等方面对4S店要求较严,仅建店一项,前期投入至少在千万元以上;一些4S店纷纷提高建店形象标准,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据了解,与七八年前相比,这两年4S店员工收入水平基本没增长,人员流动频繁,为留住员工,对一些违规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这些成本、压力最终会使4S店及员工放松管理和自我约束,通过各种方式渔车主之利。

    以上就是关于揭秘汽车4S店潜规则,巧言忽悠产品藏猫腻的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