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新能源汽车中的电动汽车,想必大家脑海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特斯拉。然而,有这样一家公司,曾经与特斯拉争锋相对,但在名气上确是大大不如,它就是贾跃亭与北汽入股的Lucid Motors。但是,最近获得10亿美金投资的它,又一次准备开始挑战特斯拉的地位了。

9月17日,Lucid Motors宣布,与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公共投资基金(下称PIF)达成协议,经由PIF全资拥有的特殊机构战略投资10亿美元。
实际上,特斯拉,Lucid Motors,PIF三者的关系可谓是千丝万缕。Lucid Motors 的前身Atieva是由特斯拉副总裁谢家鹏 (Bernard Tse)和甲骨文高级总监温世铭(Sam Weng)在2007年时创办,成立初期主要为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制造电池包,2016年才正式更名为Lucid Motors。而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意欲将特斯拉私有化时,提供资金帮助的正是PIF。
关系暂且理顺,那么Lucid Motors是凭什么敢于挑战特斯拉,并且获得了10亿美金的投资呢? 其实Lucid Motors早就于2016年底公布了第一款量产车型“Lucid Air”,该车型是基于2014年首度亮相的“Atieva Atvus”概念车打造而成。外观颇为新奇,溜背的设计与传统造型大相径庭,正面的窄条幅进气格栅与条状全 LED 大灯完美贴合,无缝连接,尾部的后尾灯采用贯穿式的全LED灯,与前面形成呼应。而车体参数上,Lucid Air车型全长轴距为5959cm,车内可使用有效座舱的距离达到了惊人的2576cm,完全不逊色于当今主流的行政级别豪华轿车。

内饰配置方面,常规的四块大屏,除了一块屏处于仪表盘的左侧的设计,只能说中规中矩,整体尺寸也没有夸张的大,空调系统甚至保留了物理按键而不是触屏操控。但是相比于设计的保守,整体的豪华感与舒适度却大大增强,Lucid Air车型的车顶采用全透明式苍穹顶设计,车辆的前挡风玻璃与车顶贯通一体。想象一下,躺在Lucid Air车辆后排的航空按摩座椅上,仰望通透车顶外的风景,整个人都放松下来了。更有大面积覆盖真皮的内饰和实木饰板,让乘客体验到低调奢华的乘车体验。

配置上也是颇为先进,这款车型不仅带有自动驾驶功能,它还搭载AI人工智能系统,该系统能逐渐了解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和习惯自动记忆调节车内的各种选项和功能来方便车辆的使用,并且后期车辆软件系统还能不断升级。同时,Lucid Air车型采用Mobileye公司的EyeQ4芯片与8个高清摄像头结合,中控系统能够通过软件集成8个摄像头的全方位影像,车辆的自动停车系统以及停车辅助系统在当今汽车市场上都是很稀少的。

动力方面 Lucid Air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单电机后轮驱动,400 匹马力,最大续航 384 公里(EPA),第二种是双电机全轮驱动,1000 匹马力,最大续航可选 504 公里(EPA)和 640 公里(EPA),百公里提速 2.5 秒左右。双电机的前轮轴的电机能够提供400hp的动力,后轮轴的电机可以提供600hp的动力,车辆总成动力可以达到惊人的1000hp马力。电动车最重要的电瓶平铺在车辆地盘上,电瓶采用Samsung SDI的2170型号锂电池组,并且量产后的Lucid Air车型还会有电池扩充的选项,1000hp的马力也需要通过软件来解锁,0-100km/h的加速仅需要2.5秒。
除了以上的硬件,Lucid Motors 的CTO:Peter Rawlinson,拥有超过 30 年车辆工程研发经验,曾任特斯拉汽车工程副总裁兼 Model S 总工程师,负责 Model S 的工程设计;硬件工程副总裁:Eric Bach,曾负责特斯拉 Model S、Model X 和 Model 3 的工程功能。两人都参加过Model S 的研发或制造。
重叠的设计制造团队,争锋相对的两家公司,复杂的恩怨情仇,不由得让人期待两款汽车的擂台赛。Lucid Motors显然十分自信,它的官方发言人甚至一度表示:Lucid Air车型的竞争对手根本就不是特斯拉的Model S,而是奔驰的E级与S级轿车。可以说是信心满满了。但是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Lucid Motors目前还没有预产车下线,比之贾跃亭的FF,Lucid Motors显然进度太慢,挑战特斯拉或许只是其愿景罢了。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