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实现盈利的充电桩运营商,还有普天新能源和华商三优新能源科技公司。
华 商三优新能源科技公司总经理刘晓民认为,充电行业主要是靠平台驱动,一是资本,二是“互联网 ”。“我认为总体的充电桩建设方面一定要接地气,一定要提前 研究,北京的公交系统、环卫系统、出租车系统到现在的专车系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在充电站建设这方面,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些预留。比如说充电设备要放大一 些,为将来的大容量充电设备做准备。”刘晓民称。
但是,更多的充电桩运营商认为,充电桩运营实现盈利的时间应该出现在两年后。“电动车后市 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保养,而是‘停车补电 移动应用支付’的全新应用场景。电动车停车充电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在这一个小时之内,通过手机APP,可以由我 来告诉你去做什么,这就是价值。” 充电网科技CEO王振飞表示,“现在用户C还没醒来,我们要先做B端的事情,先做行业,后端市场2017年再见。”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车的发展目标测算,充电网络利润空间为558 亿元,其中增值利润空间可达233 亿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充电桩的商业价值不仅体现在充电业务上,还包含以充电桩为入口的广告、保险、金融、售车、4S 增值服务及汽车工业大数据等。
找到电桩充不了电
当前,电桩建设的运营模式主要包括政府主导、企业主导、混合模式以及众筹模式等。政府主导下的充电桩投资运营模式,将有利于充电桩市场有序、集约化发展,而不利因素在与运营效率低,不利于规模化。
企业投资建运营的充电桩,多与电动车销售搭配,特点在于资金充裕、运营管理效率高,但不利于统一管理,易造成产业无序发展。
混合模式下的运营主要表现在政府参与扶持、企业负责建设。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各自模式不足,形成优势互补,但也易于受到政策的影响。
众筹模式下的充电桩建设,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建设运营,从客户需求出发,可以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办事效率,但最终效果有待考证。
目前,人们或许存在一个认知误区,认为充电难的问题来自于充电桩的数量太少。
据 北京市发改委最新消息,截止到2015年12月10日,北京市已累计建成5座大型换电站及1.7万台充电桩,充电设施建设规模及整体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其中,针对大型商圈、P R停车场(换乘停车场)、加油站等社会公共领域,已建成约4000余台公用充电桩,今年新增2600台,公共充电桩与私人电动汽 车数量比达到了1:4。
“一方面说车找不到桩,但是实际上我们建的好多桩,现在还出现了闲置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充电桩跟车辆不匹配,因为标 准化的问题,充电接口有一些不通用,或者说在这个运营商能充,到了另外一个运营商就不能充电。我们会在这方面努力,随着国标的执行,今后找到电桩充不到电 的情况会被消灭掉。”普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江建平在2015中国新能源汽车领袖峰会上称。
(作者:王欣)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