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抢喝头口水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已形成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积极性,还来自抢喝头口水的企业。
据介绍,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较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充电设施制造与建设、整车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核心基础材料研发生产等。
最早的从十多年前,这些企业就投入巨资、引进人才,进行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如今已初见成效。西湖数源主攻新能源汽车的运营,到目前为止建设完成的智能充电桩为1500辆纯电动公交车提供了充电服务,预计到2016年底,还将为5000辆新能源汽车运营提供双向交互信息服务。
在电池制造方面,通过收购拥有锂离子电池全球领先技术的A123公司和知名电动汽车制造企业菲斯科公司,万向集团在这些方面也掌握了世界领先技术。三花省重点企业研究院则从事纯电动汽车空调及汽车热管理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的研究,累计研发投入已超过4亿元,在2015年新增申请电动汽车空调相关专利80件,累计申请发明专利239件,今年还将投入研发经费1亿元。
在整车制造企业中,吉利汽车研究院研发的帝豪EV纯电动轿车,目前已获得2000辆订单,计划到2016年实现销售14000辆。
“未来3年,我们将出十多款新车型,其中有90%将是新能源汽车。”吉利副总裁张爱群介绍。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