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高位增长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荆楚网 时间:2016-06-13 00:06

思路:夯实脚下每一步

今年元宵节还没过完,襄阳市的大型招商团队就赶赴河南、山东等地,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进行招商洽谈,并达成合作意向。

到2020年,预计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00万辆。而目前,全国保有量还不到50万辆。面对如此重大的发展机遇,襄阳如何跨越发展?

“创新思路,高位对接。”王燮耀表示:“上升为省级战略,将会助益多多。”

推动襄阳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将会带动我省襄十随汽车产业走廊发展,促进省域副中心城市、“一主两副多极”和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等战略的实施。

襄阳市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销售应用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将有利于我省新能源汽车抢占标准制高点,形成竞争“软实力”。

“行业发展模式也需适时创新。”襄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李德璋还认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及商业应用模式,应当及早形成。

目前,深圳、上海等地已有新能源汽车企业推出以租代买、分时租赁等经营模式,极具市场竞争力。襄阳市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唯有紧跟形势,才能参与全国的“蛋糕”切分。

突破:曙光照在起跑线上

“最新的乘用车型,将在下月批量上市。”襄阳东风旅行车公司副总经理陈时付兴奋地说,已接大批量订单。

乘用车上市后,“襄阳造”的新能源汽车将涵盖乘用车、大巴、轻型客车、微型客车、公交车、物流车、厢式货车、新能源煤矿防爆车和专用车等类型,产品结构齐全。

襄阳高新区鸿泰阳新能源汽车项目现场,焊接、锻造车间已雏形初现。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未来可年产新能源汽车整车20万辆。

鸿泰阳项目部门口摆放的E200样车,预计年底下线。董事长马中华介绍,这款新能源汽车时速可达120公里,续航里程可达220公里,市场售价只要5万多元。

襄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兆民介绍,该市聚集了骆驼新能源、鸿泰阳、国能电池、山东宝雅等一批在建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项目,总投资额逾百亿元。“洽谈之中有可能落地的新能源整车项目达五六家。”王兆民预计,今年下半年,襄阳新能源汽车将会迎来“井喷”行情。

襄阳还规划,5年内建设各类充电站77座、充电桩4625个,以满足全市电动轿车的充电需求。

据介绍,该市正在建设环境可靠性、装备制造产业计量、大型电机节能控制检验等3个国家级检测中心,成为中部首屈一指的新能源汽车配套检测高地。此前,襄阳已拥有覆盖整车、动力电池、零部件的3家国家级研发检测平台,可开展600多类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试验项目。襄阳市新能源汽车监控中心、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襄阳研究评议基地等信息平台,也在建设中。

襄阳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力争达到3万台,到2020年,产业产值有望突破1000亿元大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