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气候峰会上,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 (iCET) 联合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中国优步发布了针对气候变化挑战所发起的合作倡议:将应用大数据来开发一个量化可持续性环境影响的全球标准——“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标准(以下简称“MRV标准”),来应对交通领域的气候变化问题,进而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这项被称为”MRV(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环保标准,预计可以帮助政府、公司等组织通过精准和可溯源的信息,做出科学和环保的决策。包括国家发改委能源所、中国优步等政府部门、机构及企业共同参与了iCET在成都进行的试点项目。
中国优步作为该项目中唯一的叫车软件平台,运用拼车等共享经济大数据,为形成该项交通领域的环保标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研究探索了“拼车”这一创新交通模式带来的潜在影响。据透露,从2016年1月到4月中旬,在优步平台上选择拼车的人、已相当于帮助减少1.5亿公里以上的行程、减少680 万升汽油消费和 16,000 吨二氧化碳排放。
多方共研“交通领域环保标准”
iCET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基于Live-Cycle? 方法论的城市交通系统的大数据研究”合作共研项目在2015年12月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COP21)上正式立项,并作为“交通大数据时代的公共与私营合作”示范项目。
基于MRV在成都进行的试点项目揭示:在高峰时段,城市中心客运车辆在非运动状态时相比正常行驶时,可能会释放出多达78%的碳排放量,并指出城市交通已经日趋成为全球重要的碳排放来源。iCET呼吁通过公私机构的共同努力,开发并应用“MRV”标准来分析城市交通领域的气候变化问题。
能源与交通创新中心认为,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及有限的数据,交通部门一直缺乏一个可实施的MRV的标准。“这个全新的MRV标准可以帮助政府、公司等组织通过精准和可溯源的信息,更准确地衡量符合排放标准做出科学和环保的决策。”
据透露,后续iCET及其伙伴计划在交通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也计划利用MRV标准计算出的碳排放数据,来支持联合国环境署的“可持续消费与生产”倡议,推动人们的可持续消费行为。
互联网大数据有助研究绿色出行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联合环境保护部等10个政府部门制订发布了《关于促进绿色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表示支持共享经济等绿色消费方式。 此次在发改委能源所、iCET及中国优步等共同在成都进行的试点项目,包括了针对移动污染源的全价值链分析,并且探讨了“共享经济”热潮下拼车行为带来的潜在影响。
通过对成都交通数据的初步研究,iCET发现,通过实时数据计算的实际碳排放要比传统的推算结果高44%(普通路况下)和78%(高峰时段下)。宏观来看,成都每天的交通出行碳排放大约在17500吨,比传统方法估算的数字(11000吨)要高59%。这样明显的差距说明了一套基于实时数据的MRV标准的重要性。
iCET认为,随着大数据、云算法、车辆互联等新技术的产生,使人们第一次有机会去获取和核实有关城市交通实时变化的庞杂数据,如叫车软件的出现,使社会调研可以获取那些对分析城市交通情况至关重要的数以亿计的出行数据。
“我们支持共享经济及拼车的发展,同时,我们很期待成为iCET公私合作中的一员,通过政府、企业和机构的合作共研来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中国优步研究院负责人聂育仁表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