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上汽投30亿建定制平台: 汽车消费端反推研发生产端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16-07-19 00:07

7月15日,上汽集团旗下上汽大通发布了“我行@MAXUS”平台,正式宣告上汽大通首款SUV进入C2B定制化时代。

不同于之前车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定制”,上汽集团C2B定制从研发起,消费者就参与定制,被认为消费者真正参与了汽车生产过程。

上汽大通想要解决一个痛点:消费者想买最低配的产品,又想要高配的部分配置,以往是做不到的,除非高端定制的豪华车。上汽大通的D90 SUV将会满足这一点。

“这仅仅是开始,现在我也不知道会精彩到什么程度。” 上汽集团副总裁蓝青松称。这是上汽集团在C2B业务上的试点,第一期就将投入30亿元。上汽集团信息系统部执行总监张新权透露,未来C2B业务将在上汽集团旗下企业进行推广。

“继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和丰田精益化生产后,这是第三种汽车生产模式。” 上汽大通C2B项目组项目总监朱卫东表示。不过,汽车产业是规模化产业,定制和规模化,本身是一对矛盾,对于上汽集团而言面临的挑战艰巨而严峻。

生产什么车消费者说了算

“以前都是站在企业角度造车,为了吸引消费者推出‘乞丐版’,消费者想要的配置可能都没有;为了体现品牌高度推出超豪华版,消费者不想要的都有,结果导致最高配和最低配都没人购买。” 朱卫东说。

“消费者与企业之间如果通过互联网连接,那么消费者需要什么配置的车型,可以不再由企业说了算。”上汽大通为此发布了“我行@MAXUS”平台,目的是造消费者真正需求的汽车,消费者可以个性化定制想要的配置,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上汽大通的“盲订”活动中,消费者仅需花费90元就能参与获得9000元优惠款。所谓盲订,就是消费者目前并不知道该车的具体配置,不过,在未来的产品设计中,消费者可以参与设计,并且可以与上汽的工程师一起做产品的测试以及定价等过程。

而消费者在企业的平台上,与企业进行互动,既能将自己的诉求表达出来,定制到自己的车型上,同时,也能全程了解到自己定制车的设计制造检验过程。一旦这种消费习惯养成,实际上培养了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

(作者:俞凌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