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问诊充电设施建设短板 长三角构建新能源汽车生态圈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时间:2016-04-08 00:04

3月24日,在首届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高端研讨会上,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发展推进联盟正式成立。未来,长三角地区30余个城市的政府、车企、电力企业、充电设施运营企业等相关方将通过协同配合,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共同解决充电基础设施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

数据显示,在新能源汽车推广以及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三角地区均走在全国前列。与此同时,城市间充电标准不统一、充电设施难共享等制约区域产业发展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也正是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面对的共性问题。

“由于充电基础设施没有实现互联互通,造成充电设施的利用率低、经济性差,消费者面临充电不便利等问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简称“百人会”)的研究报告指出,建立充电设施互联互通的公共平台成为长三角地区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的破解之道。服务区域内的充电设施运营企业和新能源汽车用户将踏上破冰之旅。

■充电桩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配套的充电桩生产和服务市场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据百人会的数据显示,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三省一市的新能源汽车占比已超过全国市场的1/3;截至2015年底,长三角地区已建成充电桩超过3.7万个,占全国比例超过70%。即便如此,充电桩在推广和使用中依然问题重重。

以杭州为例,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充电桩建设如何实现与新增新能源汽车进行同步匹配、技术标准如何实现统一、旧有建筑如何解决新桩安装、新建建筑如何预留用电量,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合肥的充电桩建设也存在选址难、接电难、物业协调难等多重问题。此外,基础设施资源整合、公共充电设施信息平台的统一、充电接口的标准化、充电过程中的计费和结算等问题都制约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效发展。

事实上,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标准早在2011年就已批准发布,2015年又重新修订发布了五项标准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统一充电接口提供了依据。但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对标准的理解不一致,以及能否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都带来车桩不匹配、桩与桩之间不能互联互通的问题。

在充电桩安装方面,老旧小区是否有固定车位、其他业主是否同意占地建桩以及小区电网是否能够负担等是影响安装的现实因素。杭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处长严晓鹰指出,要实现“一车一桩”,物业需要做很多整合工作。

此外,新桩和老车之间的匹配问题也较凸显。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杜成刚说,他们曾接到客户投诉,在其充电设施上充电比在别家充电的电流小很多,而他们也很难与客户解释这是因为早期销售的车辆与新国标的接口并不相符。

不仅如此,由于运营商不同,各个充电桩使用的充电卡和收费标准也不一样。上海捷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军指出,不同运营商的充电桩,有的需要用电卡,有的则是微信支付;有的是人工服务,也有的是自助支付,它们之间很难实现通用。不同运营商的收费标准也不同,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

朱军还表示,很多公共充电桩建在酒店、公司的停车位上,基本上不对外服务。另外,充电桩并不容易找,找到之后是否有故障、是否有汽油车停在充电车位上、停车费多少等都是车主需要考虑的问题。

(作者:杜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