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获“加速度”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中国汽车报 时间:2016-06-13 00:06

■ 加速融合还需放开市场

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已成趋势,融合发展也成为许多企业的共识。不过,目前来看,二者的融合也只是初级阶段,既有的机制体制仍有很多限制。

以汽车业为例,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告诉记者,我国汽车制造业的准入门槛仍然很高,新企业要想进入这一领域并非易事。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准入已经有所放松,但要求仍然很高,从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的“准入牌照”仍旧归属传统车企来看就足以说明这一点。殷承良强调:“这种机制体制的限制很难让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作用得以发挥,希望《指导意见》的诸多保障措施能尽快落地,真正激活企业活力,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做到融合发展。”

“现在,我国汽车制造仍然以合资企业为主,这种模式决定了我国汽车制造业仍然难以摆脱‘加工者’的角色。而汽车智能化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研发、设计等高科技领域,基于此,必须充分激活汽车市场,引入更多的竞争主体,提高我国汽车制造的水平。”王青表示,近几年,自主品牌的发展已经有了长足进步,但是面对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解放市场,创新发展。

为了促进融合发展尽快落地,《指导意见》出台了系列保障措施。如完善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培育国有企业融合发展机制,加大财政支持融合发展力度,完善支持融合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强化融合发展的用地用房服务等。“这些保障措施让我们看到了市场进一步放活的希望,汽车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正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希望这些政策能尽快落到实处。”殷承良说。

■ 制造业是融合发展主战场

一直以来,在汽车产业与互联网融合过程中,主导权的争夺战从未停止。此次《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 ”行动的主战场。对于这一说法,专家认为,这恰是制造业升级过程中,谁处于主导地位的最好注解。

“《指导意见》明确了制造业在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过程中的主战场地位,这为之前一直困扰汽车业的传统车企和互联网企业谁颠覆谁的问题找到了答案——汽车制造业才是融合发展的主战场,车企要起主导作用。”王青表示。

殷承良也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汽车制造必须借助互联网在信息化、智能化等诸多方面的优势才能取得更好发展 。但是,汽车和手机不一样,其自身属性决定了汽车在这场融合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互联网的辅助作用再强,也掩盖不了汽车的本质。关键是汽车怎样借助辅助工具更好发展。”

汽车制造业怎样借助互联网更好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在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中,要面向生产制造全过程、全产业链、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施智能制造等重大工程;支持企业开展基于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发展面向智能产品和智能装备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拓展产品价值空间等。也就是说,制造业将借助互联网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改革和升级。

目前,借助互联网在贴近用户、传递信息等方面的辅助作用,汽车企业在服务端形成了多种新模式,为汽车市场注入了新活力。这些仅是开始,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融合发展将把汽车制造的智能化向更深入的环节推进,从车型的设计、开发,到产品的生产、制造,再到车辆的运输、销售,直至车辆的回收。


(作者:王金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