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据此估算,中石油油品升级成本约130亿元,而其去年净利润为356.53亿元。
一方面是须满足政策要求,另一头则还存在炼化端石化企业业绩低迷的问题。锦州石化的高管向记者披露,目前锦州石化处于亏损阶段;抚顺石化高管表 示,虽然抚顺石化在去年扭亏,但更多是因为高附加值的乙烯和石蜡项目,而在汽柴油项目上同样处于略微亏损状态,“并不是每个炼油厂都有抚顺石化的条件”。
虽然炼化端颇显“痛苦”,但油品升级成本似乎对销售端业绩影响不明显。一位石化系统内部人士就此解释说,炼油项目亏损很大程度是因为下游加油站并未按照国家定价进行收购升级油品,如果按照规定价格,完全能够覆盖升级成本,“加油站的盈利是建立在炼油厂亏损的条件下。”
但是,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认为,加油站压低炼油厂的出厂价是市场化的正常选择,炼油厂产能过剩就应该降价。同时,林伯强也指出,“最好各个板块单独管理,这样比较市场化,能够暴露出各板块的问题,而不是被隐藏在大集团中。”
“双轨制”带来的竞争压力
在油品升级成本压力之下,国有炼油企业更大的困局在于与地炼的竞争。
凌海加油站负责人表示,自从油品升级涨价后,每天同比减少20~30台次的柴油加油车辆。而在多位当地业内人士看来,在此背景下,柴油需求倒向了相对价廉的国四标准成品油,而东部11省市目前只有地炼企业生产国四油品。
抚顺石化高管认为,由于国家并未要求“国四油”强制退市,这使得价高的“国五油”在价格竞争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在对价格敏感的柴油市场上——他认为这种“双轨制”对国有炼化厂并不公平。
一位石化企业内部人士称,“很多地炼就是靠着油品换代置换期的价差挤压市场来盈利。”
另一方面,锦州石化高管则认为,由于炼油的税率远远高于化工品,这使得大量地炼以化工品的名义生产成品油,避过了一些税收,最终造成市场的不规范。
全国强制推行国五标准成品油后,国六标准也提上了日程。“双轨制”这一局面是否会改善?
林伯强表示,随着国五的强制推行,地炼企业也将全面迎来国五时代,但地炼或将继续保持一定优势,一方面这两年地炼确实盈利幅度较大,累积了不少资本,这使得地炼也能够采取较先进的技术来生产国五油。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