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说好的新能源车骗补名单呢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时代周报 时间:2016-07-20 00:07

公布报告,没有名单

在西安会议上,马凯首先总结了从7月5日开始的调研工作。马凯强调,下一步,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要下大气力解决突出矛盾问题,破解关键瓶颈制约,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再上新台阶。

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宣读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督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督查报告称,从2013-2015年,中央财政共拨付新能源汽车补贴、奖励资金284.44亿元。其中,2013-2014年,实际发放购置补助资金101.9亿元,14个省市获得中央财政充电设施建设奖励7.7亿元。2015年,预拨购置补助资金175亿元。地方财政2013-2015年拨付补助资金合计200多亿元。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5月,全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62.8万辆,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

督查报告承认,通过2016年1月,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展开核查工作,核查内容包括:财政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企业新能源汽车生产情况;新能源汽车用户车辆运行使用情况。

报告表示,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确存在有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套取国家的补贴扶助资金的情况。骗补和违规谋补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车辆未达到推广标准甚至未生产,违规取得牌照骗取补贴;二是车辆符合规定,不过卖给关联企业而非终端用户,未达到补贴条件提前谋取补贴;三是车辆卖给终端用户,但在获取补贴后大量闲置。

肖亚庆表示,这引起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的震惊,李总理已亲自在看过督查报告后特别指示,要求严肃惩处骗补及违规谋补行为并完善相关制度。

肖亚庆透露,下一步,国务院层面将督促各部委合力,尽快出台完善后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并且推出替代财政补贴的机制和政策,其中将包含平均油耗法规与积分交易机制等。

让人意外的是,“督查报告听到最后,也未公布涉骗补违规的企业的名单”。工信部工业装备司一名参加了座谈会的官员向记者表示,“毕竟从这几年化解产能等工作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我们知道,其实企业数据造假骗补等行为,往往并非企业一家之恶,企业自己往往没有这种胆量,而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地方政府盲目追求政绩等原因,才会出现最终这种骗补的局面。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但还是难以根除。”

此次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会同工信部一共梳理出了12个城市制定有19条地方保护措施—特别是在公共交通领域,这接下来将会成为重点整治对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