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自主原创

扩大开放,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将产生如何变革?

收藏 点击:
 
编辑:竹清风 来源:自主汽车网 时间:2019-11-07 21:11

     在2019中国进口博览会期间举办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专题讨论:

    北京车联天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泓泽主持:2020年上汽国际又是一个非常高级别的增长目标,非常另人振奋,请赵总继续深度分享一下,这样一种跨国品牌与中国产品,全球市场独特的模式,是怎样实际操作的?谢谢您。

    IMG_0820.JPG

    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感谢主持人,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大的问题。MG品牌各位大咖、同行很清楚,原来是英国的品牌,我们在2000年初收购所有资产和金牌。我们又和蓝汽(音)进行整合,大家知道MG,我们在国内现在为止也是销售的,明年我们全球境外销量会超过境内的销量,就是MG品牌。

    我们回顾了几年在全球的发展,刚才主持人问我,怎样一步一步走出来,当然我们要学习的对象很多,比如日系经更海外30年,我们韩系经更海外20年,这些企业都是我们前面的榜样,我们都不断向他们学习。

    我们始终相信中国有不服输的心,我们始终鉴定的认为,像白色家电走遍全球,手机走遍全球。首先我们要有这样的信心,这也得益于过程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我们才在海外一步一步坚定的走下去。

    不瞒大家说,最初几年是很痛苦的,我们走到国外,大家都不认识我们的,甚至我们还要收拾一些残局。我们一些产品在越南市场,中国汽车进入越南很难,他们对中国制造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当然我们在改变。我们依然用MG品牌,大家知道在英邻邦国家和成熟市场,过去英邻邦国家或者英制国家有MG有一定的认知度的,对MG品牌是有感情的。每年请俱乐部成员到中国来,参观我们的工厂、设计中心等,让这个品牌唤起新的感情。我们现在口号就是:全球品牌,中国制造。

IMG_20191107_100558.jpg

    像我们无论是福特汽车,刘总这边,也是全球品牌,中国有十家工厂,也是中国制造,这是一样的,这是我们倡导的理念。当然,光有品牌那仅仅是起步。我想从两个方面讲一下:第一软实力。首先是品牌力,我们有比其他品牌好一点的,我们在MG上起步,我们的品牌力稍微强一点。

    第二我们精耕的营销网络能力。我们是做营销,不牺成本营销,做口碑,这是网络力。

    第三文化力。为什么讲文化力呢?很多企业走出去的时候,很多企业的文化力,我们和南美的员工怎么交流?跟中东的又怎么交流?所以三个方面的软实力很重要,融入当地,和当地紧密结合。

    当然更重要的是硬实力,什么是硬实力?第一产品力。这么多年的积累和发展,上汽集团的产品比三五年前,在市场上投放的产品,我们越来越接近世界客户评价标准和需求。比如我们的五星碰撞,未来产品都按照全球标准设计,产品力的提升,有利于中国品牌很好的走出去。

    当然我还有稳定的质量能力,上汽得益于和德国大众、美国通用长期的合作,我们有很强大的制造团队、质量团队、开发团队所以营造了我们的产品在全球市场上始终有稳定的质量能力,没有召回表现。

    当然还有服务力。我们是做市场做品牌,我们的网络有销售必有服务,甚至服务还领先于销售。这几个方面综合在一起,对我们未来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2020的目标我们是很清晰,在今年36万辆的基础上,冲到46-50万辆目标,2022年我们目标60万目标,2025年就是100万,真正打造全球化的公司。

    IMG_20191107_104234.jpg

    杨泓泽:我们这个问题抛给陈林司长,入市18年,您如何看待在更加开放的竞争环境下,未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出路和方向?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原商务参赞陈林:谢谢主持人,我已经被主持人主持过几次的,他的问题都非常好,非常尖锐。特别入市18年,中国汽车工业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如果说今天回过来看,应该说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促进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使我们中国汽车工业强身健体。

    第二,我们今天的改革,应该说是为我们汽车工业下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加好的条件,大家不要看不利的方面,有利的方面太多了,时间有限不想一一列举。我刚才介绍了汽车工业整个海外投资,说实话也突飞猛进,当然很多人会说有很多失败案例,的确以前有,现在有,以后还会有,但是我们汽车人一定会吸取教训,走得更好。

    很好的例子就是上汽节团,我刚好接受对外投资的时候,处理上汽韩国商融例子,当时行业很多人我国内都没有打好,怎么到国外去,就是一个例子,但是我行业会上明确说上海双融这个项目的失败,不意味着中国汽车企业不能走出去,是一个里程碑案件,为企业以后走出去提供了更加好的基础。

    大家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上汽刚才赵总介绍的经验大家都听到了,如果没有当年双融的失败,不会有今天上汽走出去,取得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在下一步改革开放中,特别是进一步扩大开放中,汽车工业一定会走出去,一定会融入世界,与全球汽车产业或者其他企业,在全球合作共赢,一定是合作共赢,没有合作就没有共赢,谢谢大家。

    IMG_20191107_122743.jpg

    杨泓泽:下面请刘总,从幅度的角度,再深度解读一下。

    福特汽车(中国)副总裁,东风悦达企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曰海:我们过去从2015年到2017年我们有蓬勃发展的,推进非常快速的SUV的全产品线的引进,这基本上是快速的发展,快速的增长,现在中国市场其实和五年前欧非常大的变化,不管是车联网,智能联网或者是自主品牌发展都非常快速的变化。我们也针对现在在中国更福特,更中国两条腿走路计划下,我们快速推进针对中国市场的车型开发和配置上的调整。

    我们逐渐和总部的沟通,福特中国跟总部直接沟通汇报以后,我们让总部能够了解,其实中国市场很多东西已经超过了欧美市场的客户想法和期望值。我们现在新能源这个标准,其实在我们这样汽车公司,它的要求标准是比较严格的,也比较完善,可以拿来中国,对将来中国电动插混车快速制造,提供更安全,更有保障,更先进的质量保障。

    另一方面,是关于稚嫩网联部分,福特在全球现在新的全球公司,在100多年公司,怎样提高人类出行的自由方便,推动人类的进步,这个理念下,现在整个福特家族,福特公司对智能出行,智慧城市智能出行,这件事情上做了非常多的投入和努力。

    最近我们有专门的团队在底特律火车站买下来以后,对未来智能出行这方面有专门的团队在做,目前准备在中国成立新的创新中心,把智能出行做成重要的项目。同时也和百度、阿里的合作,让客户习惯不用上车手机导航,直接用车导航,我们过去六个月取得了很大进步,我们已经八款车把中国大屏和百度合作,进行生产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快的进步。

   另外我们承诺大众2020年,100%的新车都能够网联化,这个我们也在进行,所以各位可以手机上联络我们车子,知道这个车子在什么地方,能够开锁,发动空调,把地图从你手机上直接放到车上去这些部分我们都有在南京的开发中心,专门团队和百度、阿里国内高科技产业作无缝的对接,同时系统和车企底层打通,这方面做了很多调整。

    这方面我们目前对智能出行、智能网联实施商业化量产,另外我们对新能源电动车方面,刚才我报告里面说有第一步的新能源SUV临界(音)者已经上市了,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调整。最重要我们要能够洞悉中国年轻消费者,他进行非常快速的及国外可能需要五年,中国可能只需要一年半到两年,怎样让中国的技术发展不仅在中国使用,能够引进拓展到全球的系统里面去,这个是我们现在全球高层比较大的认知和大的改变,这方面我们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谢谢。

    IMG_20191107_115605.jpg

    杨泓泽:谢谢刘总,最后我们博世的陈总,跟奔驰汽车同年诞生的博世,给中国汽车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从汽车技术服务商看,中国汽车面临未来走出去,未来更大的全球化,我们在核心能力上,在竞争力上,还有哪些问题和不足?

    刘曰海:刚才刘总讲了这么多,点了几个供应商,就没博世什么事,你可以看出来博世在行业地位的下降。

    杨泓泽:我和博世团队明天去南京福特。

    刘曰海:开玩笑。博世在过去40年的发展,带来了最先进的技术,最合适的产品,为中国排放转型升级,我们也做了很多,安全系统转型升级我们都拿进来,在中国研发了很多,中国甚至面向全球的产品。我们苏州两千多个工程师,很多也是面向全球做研发的,所以从技术上来讲,我们提供给OEM的产品,都是全球一样的标准,所以它走向全球的时候,这些产品的质量、标准都是面向全球的都没有问题,我们给它做。可能中国企业走出去比较弱的点就是品牌。

    未来,我希望中国自主品牌走向全国的时候,可以多用用我们,包括品牌、服务网络、技术声誉,在国际上。毕竟全球汽车行业来讲,知道博世的可能比知道国内的一些本土企业的、互联网企业要多,所以走向全球的时候,可以多用用我们的品牌、技术,我们全力支持中国汽车企业走向全球。

    包括和上汽的合作,我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我们和MG品牌一起发布了L2级的自动泊车,对上汽走向全球也有帮助作用。 

    杨泓泽:谢谢几位嘉宾的分享。

【手机版二维码】

版权声明:本文系自主汽车网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并加上指向链接:http://www.zizhuauto.com ,谢谢合作。
相关阅读
在线汽车投诉 在线购车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