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汽车产业应怎样打开互联网下半场?

收藏 点击:
 
编辑:竹清风 来源:科技汇眼 时间:2021-01-14 21:01

过去的几年时间,淘宝、京东、拼多多、美团、滴滴等互联网企业发展一日千里,迅速完成了对终端消费群体的互联网化改造。如今,远程协作、协同生产、数字供应链……互联网的触角正在从电商平台、共享经济等消费领域,加速向产业端、生产端等维度延伸,“供给侧数字化”登上时代舞台,以“产业互联网”为基本形态的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序幕。

尤其是疫情黑天鹅的出现,使传统行业和大型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改造势不可挡,包括制造、能源、零售、地产、金融等不同行业赛道的头部企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进程,产业数字化从“可选项”变成了行业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必选项”。

大搜车CTO张帆认为,这场数字化战役,对于身处寒冬的汽车行业尤为重要。正如《中国汽车行业营销数字化转型(2020)》报告所称,中国汽车行业连续两年销量下滑,又因新冠疫情面临线下业务及供应链的挑战,其发展已至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汽车行业若找准切入数字化转型的抓手,找对落实转型的方法,则有望百步穿杨,化危为机。

那么,传统汽车生态如何才能顺利拥抱产业互联网呢?如果说消费互联网的核心是便捷、廉价、云端,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则可概括为超级连接、集成整合、AI(数据+算力+算法)。

超级连接,在线化是前提

汽车行业具有重线下、重体验的特点,在百年发展演进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固化的生产流通体系。有观点认为,汽车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基础产业互联网后产业节点之间将产生协作化,继而整个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但张帆认为,协作化智能化的前提是实现在线化,即把汽车产业链上的玩家都连接起来。当玩家被连接,内部数据畅通的时候,便可以通过智能化的场景,使汽车产业点与点之间的路径变短,进而提高效率。

如传统的4S店处置二手车,往往是寻找熟悉的车商收掉,对于4S店来说效率是高的,但是站在产业的角度,如果能够联动更多的车商去进行拍卖,显然效率会比直接找几个车商来收车要高。但是目前这个条件不具备,4S店解决这个问题的路径就是实现连接,如果将交易场景变成在线化,即使不加任何外力,行业玩家便会天然地会选择利益和效率最高的路径。

据了解,过去几年大搜车一直在做这样的尝试,通过弹个车、wowcar新车直购工厂店、24CHE、车易拍等,与50个汽车品牌展开合作,在不同层级帮汽车行业的玩家组织在数据层、交易层、金融层层的各种合作,使产业里的生产关系,甚至是价值结构,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实现对产业链生产关系的改造优化和生产力的赋能提升。

QQ鎴?浘20210114215333.jpg

场景为先,将技术“揉”进产业里

通过在线化,可以获得数字化转型必要的生产原料——数据,这是产业链上“云”的基础,以云计算、边缘计算为代表的算力的快速发展,则为处理海量数据提供有力支撑;算法技术通过采集与处理海量数据信息,帮助产业链运营分析预警,并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但对于具有天然强壁垒的汽车行业来说,张帆认为:“产业互联网其实很难是一个AI+产业的状态,往往其实应该是产业+AI。”即仅仅提供降维的技术大杀器并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要把数据和技术能力变成行业的血液,用技术的能力解读产业。

产业+AI,对于传统的生产与运营能带来多大的能效提升?以OCR识别为例,对于银行卡、身份证、行驶证等标准类的东西,标准服务已经做得非常好,但一旦涉及产业相关内容,比如汽车发票、汽车登记证,车上VIN码的识别、汽车铭牌,基本通用平台都没办法做得很好,而大搜车每天的OCR识别超过25万次,每年能为合作伙伴和大搜车自身带来3万元/天的节省,约为100个人的工作量,这是对技术要揉进产业里的证明。

不仅如此,AI车辆缺陷检测、二手车定价等,除了有技术手段,对场景的理解要求则更高。因此,产业互联网拼的往往不是绝对的技术能力,而是技术与行业的结合,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会慢慢从技术壁垒转化为场景壁垒、数据壁垒。目前,基于行业实践,大搜车已经研发了一套中台体系,基于应用的场景,更多跟产业相结合,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率提升。

雷军曾公开算过一笔账:同样100元成本的产品,小米定价105元就能盈亏平衡,有的企业可能需要两三百元才行。小米的例子证明新零售的成功,是消费互联网实现成本最大程度优化的狂欢,而下半场——产业互联网,则是构建一个以用户消费数据为核心的产业链,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体验,再反馈到生产端的全流程精准调度决策,是对运营效率和价值的不懈追求。对于汽车行业来说,积极拥抱产业互联网,不是选择,而是降本增效、应对风险、持续发展的必走之路。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在线汽车投诉 在线购车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
关于网站
联系我们 加入我们
隐私保护 免责声明
网站条款 关于我们
帮助导航
服务中心常见问题
积分兑换网站地图
意见反馈手机应用
常用工具
汽车报价车型对比
品牌查询商家地图
购车工具咨询低价
联系我们
客服电话:010—52834409
微 信:自主汽车
整车广告:mail@zizhuauto.com
Copyright ©2022 zizhuaut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顾问:新儒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2048494号-2

提供国产汽车报价、国产车品牌大全、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与国产汽车销量数据,了解更多自主品牌汽车及国产车有哪些品牌来自主汽车网。(北京博悦幕尚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702002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