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危机下如何破局?轮胎高端论坛为汽车轮胎行业指明方向

收藏 阅读:
 
编辑:夏天 来源:- 时间:2025-06-18 13:06

当全球经济波动与产业变革交织,汽车与轮胎行业如何在危机中寻找破局之道?6月13日,轮胎世界网主办的2025汽车-轮胎跨界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西国贸大酒店盛大举行,这场汇聚政产学研各界精英的行业盛会,以“危机下的破局之道”为主题,通过前瞻性的观点碰撞与深度对话,为处于转型深水区的两大产业绘制了清晰的发展蓝图。

image.png

大咖云集:多维视角解构行业危机

上午的论坛在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原首席专家张明森博士的主持下拉开帷幕。

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主任安庆衡在致辞中尖锐指出:“当前行业面临的不仅是短期市场波动,更是技术路线与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变革。”他以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爆发式增长为例,强调传统产业链协同模式已到必须重构的关键节点。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师建华则从政策维度切入,他透露:“‘十四五’末期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将迎来新一轮调整,智能化、绿色化将成为考核重点。”这番表述与中智科技评价研究中心专委会主任于勇的观点形成呼应,于勇通过对比中美欧汽车产业政策差异,警示企业需尽快建立政策动态响应机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和规划研究室副主任邹士年的宏观经济分析堪称“数据盛宴”。他展示的一组曲线清晰表明:中国乘用车内需量在经历2014-2016年的高速增长后,已进入年均增速3.0%的波动式缓慢增长阶段。“这种增长特征要求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邹士年的结论引发台下阵阵笔记声。

绿色转型:轮胎产业的必答题与新机遇

生态环境部土壤中心污染地块部副研究员吴琼的线上演讲,将论坛焦点引向可持续发展议题。她以某轮胎企业VOCs治理案例为切入点,揭示出“环保成本倒逼技术升级”的行业真相:“当欧盟REACH法规将化学品管控范围扩大至轮胎制品,那些提前布局绿色制造的企业,反而获得了出口溢价。”

国家信息中心正高级经济师徐长明展示的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突破35%,这对轮胎性能提出了全新要求。“低滚阻、高耐磨、静音化,这三大指标的技术突破将决定企业在新能源赛道的话语权。”徐长明特别强调,配套新能源汽车的高性能轮胎市场规模,未来五年有望实现年均25%的增长。

资本与法律:产业破局的双轮驱动

在下午的议程中,国际贸易法律专家蒲凌尘律师的演讲如同一剂清醒剂。他以近三年中国轮胎企业遭遇的17起贸易救济调查为样本,剖析出“反倾销与技术壁垒交织”的新型贸易摩擦特征。“某企业因未通过欧盟轮胎标签法规,不仅失去订单,更被列入行业黑名单。”蒲凌尘的案例警示,合规体系建设已成为出海企业的“生存刚需”。

资本视角的解读则充满发展张力。建信股权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执行总经理张辛玥带来的“技术演进与资本布局”分析,揭示出产业变革中的财富密码:“固态电池配套轮胎、智能传感轮胎、可降解橡胶材料,这三大领域已成为VC/PE的新宠。”他透露,其团队正在筹备50亿元专项基金,重点扶持具备跨学科研发能力的创新型企业。

产业共振:跨界对话催生破局方案

作为论坛的高潮环节,“轮胎之星”颁奖仪式将聚光灯投向产业实践。18家获奖企业中,既有传统巨头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能效提升30%的案例,也有新锐企业凭借石墨烯轮胎技术打破国际垄断的故事。某获奖企业代表的观点引发共鸣:“跨界不是概念炒作,而是要在材料科学、汽车电子、大数据分析等交叉领域建立真正的技术协同。”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主持的圆桌论坛上,来自行业企业的代表上演了精彩的“产业对谈”。当被问及“如何看待汽车与轮胎的关系演变”时,某高管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如果说传统时代两者是‘配套关系’,那么智能时代就是‘共生关系’,轮胎数据将成为自动驾驶决策系统的重要输入。”




这场持续一整天的思想盛宴,最终在“破局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的共识中落下帷幕。从政策解读到技术前瞻,从市场分析到资本布局,论坛构建起一个立体的破局框架。正如主办方轮胎世界网负责人所言:“危机从来都是创新的催化剂,当汽车与轮胎产业打破边界、深度融合,必将催生新的产业生态。”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你认为轮胎企业破局的关键一步应该是什么?是加大绿色技术研发,还是构建更完善的全球合规体系?亦或是加强与汽车企业的跨界协同?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在线汽车投诉 在线购车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