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悉,小鹏汽车今日与大众汽车集团共同宣布,双方已签订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将全力投入为大众在华生产的CMP和MEB平台开发电子电气架构。第一个搭载双方联合开发的电子电气架构的车型预计将在24个月内量产。去年7月,大众汽车斥资7亿美元投资小鹏汽车,获取4.99%的股权和一名董事观察员席位。最新的公开文件指出,小鹏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在广州和合肥建立了联合开发项目组。

自主汽车评论:随着大众逐步在华失去竞争优势,其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会不断深化。
2.SK集团旗下SK Innovation与SK E&S各自召开董事会会议,表决通过了两家公司的合并议案。两家公司将合并成为一家集合传统能源和未来能源事业,且涵盖电池、电储能系统集成(ESS)等电气化事业的综合能源企业。合并后,新公司将成为亚太地区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其总资产将达到100万亿韩元(约合5240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将达88万亿韩元(约合4611亿元人民币)。
自主汽车评论:随着动力电池领域的价格战加剧,企业间的重组会增多。

3.保时捷宣布调整中国管理层,作为扭转该地区销售疲软局面的举措之一。该公司发布声明称,Alexander Pollich最早将于9月1日起出任中国内地、香港和澳门业务CEO。保时捷销售和营销执行委员会成员Detlev vonPlaten称,Pollich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强保时捷品牌在中国的吸引力”。
自主汽车评论:保时捷今年上半年在华表现疲软,这也加速了保时捷改革的动作。
4.全国多地陆续有消费者透露,遭遇了宝马4S店的霸王条款,之前定的宝马汽车被4s店拒绝交付,销售临时要求加价才能提车。综合消费者的爆料的内容来看,此次全国多地宝马4s店出现大规模拒不交付的情况,车型主要集中在i3、ix3、3系这几款车型,多数消费者是在5月底6月定的车,7月提车时大多被要求临时加价3万。4S店拒不交付的理由也是各不相同,对于一些已经签订合同、交付定金的消费者,门店给出的回应是车停产了或者产量减少。对于那些仅仅交了定金没签合同的消费者,门店则回应“总部审批没通过”等理由。
自主汽车评论:随着宝马开始收回优惠,部分4S店就火速变脸,毫无契约意识。

5.应上汽集团要求,欧委会在布鲁塞尔欧盟总部召开反补贴调查专题听证会,上汽向欧委会提交反补贴初裁抗辩意见,积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预计欧委会将于11月2日做出最终裁定,针对欧委会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的初裁认定,上汽集团将保留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的权利。
自主汽车评论:虽然上汽集团提交了抗辩意见,但是对于上汽来说其依旧凶多吉少。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