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指导地方开展工作,稳妥推进改革,财政部在《通知》发布后,对各地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跟踪调研,总体上看,开局良好,各地均强化了地方主体责 任,已经或即将出台地方实施细则,并建立健全奖惩措施,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支持力度。同时也发现,有的地方对这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有的存在畏难情绪,有的 地方还对政策理解不够准确,操作中存在偏差。为督促地方加快政策调整、准确掌握政策要点,财政部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于11月6日召开了全国城 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全国视频会,会议对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对进一步做好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调整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了下一步工作的具体要 求,并号召各地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全面完成城市公交车成品油价格补助政策改革的各项任务目标。
成效:销量快速提升 产业发展提速
在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提升,尤其是2015年以来,在我国汽车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市场逆市上扬,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取得突出成绩。新能源汽车产品性能明显提升,优势车型开始展露头角,今年以来,比亚迪秦、上汽荣威550PHEV、北汽EV系列三 款车型进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产品性能的大幅提升带动了市场加快发展。截至2015年11月底,我国已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9.72万辆,其 中,2009年至2012年生产1.7万辆;2013年生产1.7万辆;2014年生产8.4万辆,同比增长4倍。2015年1—11月,新能源汽车累计 生产27.92万辆,同比增长4倍。
二是地方政府积极性被广泛调动。2013年以来,全国已有36个城市(群)出台了190多项配套政策措施,政策涵盖了补贴、技术研发、充电设施、商业 模式、交通出行等多个方面,地方推广数量快速增加,截止目前,上海、北京、浙江、广东、江苏、深圳等地率先突破1万辆,分别达到3.7万辆、2.1万辆、 1.9万辆、1.7万辆、1.6万辆、1.04万辆;推广数量在3000—10000辆的城市达到了14个,1000—3000辆的达到6个。上海、浙 江、广东、合肥、湖南已提前完成既定的推广任务。
三是充电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在充电设施奖励政策等措施的刺激下,各级政府和企业积极开展充电设施建设,建设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除部分大型央企 外,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也逐步参与到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网络也逐步形成,不少城市已将充电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明确了充电桩 配建比例,部分城市承诺向消费者提供从充电桩现场勘查、安装调试到维护保养的一站式“保姆”服务。在深圳、杭州、合肥等地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城市充电服务网 络,在苏沪杭地区已经初步建成城际充电服务网络,在京沪、京港澳、青银等高速公路沿线已基本建成省际充电服务网络。
四是产业发展积极性明显提高。公交领域“融资租赁”等模式广泛推开,增强了企业盈利能力。私人消费领域“分时租赁、车辆共享”等模式开始引入到杭州、 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天津市还通过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等多元化投资运营模式,推动了充电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目前,社会各类资本纷纷进入新能源 汽车产业,涉及技术研发、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全产业链;地方政府也纷纷制定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将新能源汽车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 抓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