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设置技术或非技术壁垒 地方保护迟滞新能源车推广

收藏 阅读:
 
编辑:小五 来源: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6-01-14 00:01

近年国家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但一些地方的推广进度不够理想。除了技术待突破、充电设施不完善、消费者不认同等因素外,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阻碍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推广。地方保护主义违背市场规律,影响资源配置效率,损害消费者利益,也背离了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决心,全面治理和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刻不容缓。

不同地区和企业割据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

近年全国许多城市都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但不少带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这些地方政策通过设置技术或非技术壁垒,排斥有竞争力的外来产品,从而将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人为割裂。

根据国务院文件,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都属于应大力推广的新能源汽车,但个别城市至今未放开对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限制。北京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录一度规定只对纯电动汽车进行补贴,从而将上汽、比亚迪等京外企业生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挡在门外。去年北京废止产品目录,改为备案制,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仍无法在北京作为新能源汽车享受单独摇号、地方补贴的政策。

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冠军比亚迪“秦”为例,这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2015年1至10月累计销售2.84万辆,但在北京的销量几乎为零。

记者在北京福铃丰瑞、军鹏、环耀等多家比亚迪4S店了解到,“秦”的两款车型指导价分别为20.98万元和21.98万元,理论上北京消费者可获3.15万元国家补贴,但没有地方补贴。

比亚迪在北京属于地方保护的受害者,但另一方面,比亚迪在深圳等地大行其道,又得益于地方保护。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说:“深圳长期不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细则,原因是细则须说明给哪些车型补贴,而不出台细则就可对本地企业进行暗补。比亚迪在深圳以较低的价格卖,其他企业便没法卖。”

另外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企业若要进入异地市场并享受地方补贴,往往必须在当地投资建厂。而一旦建厂,就相当于划分了“势力范围”,工厂所在地政府会要求外地品牌所属地的政府必须出台对等的补贴政策,才支持外地品牌在本地销售。

比如,比亚迪已在西安、南京、天津等国内10多个城市建厂。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比亚迪在西安建厂生产“秦”后,欲在西安销售的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到当地经信委审核备案时遭遇梗阻。

混合动力与纯电动之争源于地方利益使然

针对上述现象,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说,北京不把新能源汽车的政策给予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既不符合国务院要求,也是对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意义理解不深”。

而北京市有关部门解释说:只补贴纯电动汽车更符合北京未来环保、交通等方面的要求。北京市新能源汽车发展促进中心主任牛近明前段时间在深圳表示,北京交通拥堵和雾霾问题十分严峻,当地推广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排斥带有排放性质的车型,但北京对新能源汽车推广还是很开放的,目前有13家企业在北京销售30多款新能源车型。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