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新能源车充电桩京津冀高速路将全覆盖

收藏 阅读:
 
编辑:小五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6-01-25 00:01

耿晓冬:加重拥堵是必然的。新能源车政策制定的时候应该有一个通盘的考虑,不能头疼治头,脚疼治脚,前几年我们发展新能源车时除了电动车外还有LNG插电混合动力车,在政策上应该考虑一个综合性的平衡。

魏而巍:这个问题确实存在,需要在整个推广新能源布局时将其考虑进去。新能源车不限行、不摇号的政策是政府拿出来推动其发展的方式之一,尽管已有那么多优惠政策,但市场占有量还是很少。目前想要依靠电动车来减少燃油车数量还为时尚早。增加纯电动车数量从降低污染来讲,肯定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涉及治堵的问题,就不是一个方法能够解决的,这里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电池二次污染问题也是亟须考虑解决的问题,防患于未然。

京华时报:如何看待有些城区公车未来统一更换为新能源车?

郭耕:我非常支持。事实上除了公务车,今后包括公交车和国企、医院、学校等各类单位的公车,都应该尽快换代为新能源车。因为这些单位相比个人,具有安装充电桩的先天优势,最为适宜发展新能源车。

陈小兵:纯电动车有许多先天优势适合作为公务用车,纯电动车节能减排的特点不必说,其电费及保养费大大低于汽油车,可节省大量养车费用。公车一般不会驶出北京市界,200左右里程够用。另外,机关单位具备停车便利、易安充电桩的先天优势。政府树立很好的节能减排的形象后,也会激发普通百姓购买积极性。

魏而巍:公车率先使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起到示范作用,让政府优先在使用驾驶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先行解决。同时,如果能把公交车、环卫车、物流车等燃油车,全部用纯电动车替代,这将能够起到很好的降低污染作用,一辆公交车可以抵几十辆小客气的排放量。

□最新举措

年底实现城区每隔3公里有充电桩

据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处长许心超介绍,如今充电桩建设已进入由市场选择的第二阶段,此前第一阶段属于政府主导,比如出租车、公交车。充电桩建设过去由政府选点,现在变成由市场选点,例如西单、北京南站、机场等重要枢纽充电桩的设置。

目前在北京有10家充电桩建设企业,其中充电桩建设和补贴都在加大力度进行。“今年再建5000个充电桩没有问题,但具体什么时间完成,取决市场要素的整合,具体地点选址,肯定是市场选择最有利的地方。”许心超说。

城区目前是5公里以内就能找到充电桩,到2016年底能够实现3公里以内。

2017年底,京津冀区域内所有高速路都要建充电设施,每个服务区将建有4个快速充电桩,以满足市民的普遍需求。现在有7条高速公路已经在陆续建设充电桩,高速服务区设计标准是每50公里一个,大概一个服务区有4个快速充电桩。未来只要有服务区的地方都会有充电设施,一般公共场合以快充为主,30分钟就能满足80%的充电量,使用效率高,能符合普遍的需求。

如何在跨省区域实现新能源车长途畅通驾驶?许心超称,如今电动车的充电既有充电桩,也有自带的便携式充电宝,到很多住宅,只要有电源就可以实现应急充电。路途上经过的地方,例如酒店住宿,只要具备电源条件就可以,休息一晚上就可以充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