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电车、坐电车,越来越多的南京人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近两年,南京的新能源车从不足百辆猛增至9044辆。上个月,在联合国气候大会“C40”(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城市联合组织)城市奖评选中,南京因单批次投放新能源车最多,而力压新加坡、伦敦等城市,摘得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
南京现有机动车222万多辆,新能源车占比极小,但却开启全新的汽车时代。从政府到社会,这座城市正在追逐用电开车的低碳生活。
投下22亿一年减碳8万吨
推广新能源车,南京在公共服务领域率先突破。全市已有2300多辆纯电动公交,占公交总数的两成;园林、环卫等投用1994辆电动车,并配置2314辆纯电动租赁车,用于物流快递、员工通勤等。
从加油变成充电,牵一发动全身,司机驾驶,人车调度、管理模式都要大调整。公交入场率原先不到40%,公交充电必须进场,导致场站更紧张;加油变充电,从十几分钟延长到3小时,而且集中充电,电容量不够……2014年,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上了970辆纯电动大巴,冒出一堆问题。一年后,人、车、电都适应新模式。集团现有1870辆纯电动大巴,占全部车辆的近1/3,3辆车配两名司机,专人充电,井井有条。每天,南京有40万人次坐纯电动大巴出行,占公交出行人次的两成。
“单纯算经济账,公交车用电未必比烧油划算。”南京公交集团董事长朱明介绍,买一辆12米长纯电动大巴,除去财政补贴,企业得掏70万元,比同规格燃油车贵40万元,而折旧费每年还多5万元。以2000辆车计算,用纯电动大巴,每年用电成本比烧油少1亿多元,但折旧费多花1亿元,加上人员、场地等支出,不省钱。
舍得舍得,不舍不得。南京新能源车补贴接近车价的八成,达到国家划定的最高额度。市里规定,公交公司新增车辆,三成须为新能源车。至去年底,省市财政为此补贴22.6亿元,其中,南京财政支出14亿元,力度领先省会城市。南京市副市长吴卫国介绍,南京重视新能源车推广,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推广小组,多部门联动。9000多辆新能源车一年减少碳排放8万吨以上,等于少开3万辆私家车。
资本圈地布点建桩4500根
新能源车普及,充电桩建设是关键。北京新能源车已逾两万辆,当地除了4000多根公共充电桩,还有1万多根私人自用充电桩。业内认为,北京是“车拉动桩”,而南京是“桩带动车”。
2014年,南京的社会充电桩不足百个。当年,普斯迪尔科技有限公司在宁只建成10根桩。公司总经理李鑫说,“建充电桩,必须征得产权人、物业同意;立项,又涉及发改、住建、城管多个部门……但物业不跟你谈。充电桩是系统工程,政府不出手,推不动!”
去年,南京给各区下任务:年内新建500根充电桩,年底由第三方验收考核。建邺区住建局副局长丁玉君介绍,区里头一次开协调会,各部门、街道到齐,有的不解“桩要打多深”,有的担心“会不会爆炸”……显然,对新能源车、对充电桩,政府部门知之甚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