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如何理性看待中国品牌的“山寨模仿”行为?

收藏 阅读:
 
编辑:竹清风 来源:周磊 时间:2015-09-12 00:09

尽管2015年车市显得举步维艰,但是近日举办的成都车展还是显得异彩纷呈。其中,一大批中国品牌也集结众多新品登场亮相,吸引了各大媒体关注,也让观展消费者感受到了中国品牌的明显进步。但在众多鼓舞勉励中国品牌的报道中,也不乏看到吐槽所谓一些中国品牌过度模仿的评论。这个可谓老生常谈近乎显得有点迂腐的话题,不禁让人联想起三四年前一些媒体吐槽腾讯是抄袭大王的情景。但时至今日,随着微信和QQ的强势崛起,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针对腾讯的吐槽早已不见踪影。而同样的道理,站在支持中国品牌做大做强的基础上,从汽车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看,这些过度模仿之类的评论也同样没有多大意义。

QQ截图20150912232123.jpg

理性看待汽车产业,模仿起步是汽车后起品牌的必经之路

且不论QQ之于OICQ,淘宝之于ebay的跨行业起步模仿历史。其实翻开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历史,良性的模仿起步是有助于汽车后起品牌发展的。当我们赞叹以现代汽车为代表的韩国汽车工业所取得的成就时,也不应该忘记,现代汽车最初就是通过从外国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依靠与跨国汽车制造商进行技术合作而开始涉足这一行业的。在整个产业建立之初,现代汽车等韩国汽车企业并不拥有完整的汽车设计制造技术,但通过对合作伙伴的学习和模仿,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并在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后摆脱对合作方的依赖,最终形成了完全自主的汽车设计和制造产业。实际上,所有的中国品牌,在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经过这种模式,都是先通过模仿起步,通过逆向开发发展起来。

山寨模仿还是集成创新,关键还得看能否赢得用户,赢得市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一句精辟的概括:”不管黑猫黄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辨析过度模仿还是集成创新,最核心的标准还是要看能否最终赢得用户。正如上文所述,QQ模仿起步OICQ,淘宝参考ebay模式,最终成就商业帝国,靠的就是把握用户需求的集成创新。发展中的中国品牌同样如此,满足用户需求才是赢得用户的关键。以众泰汽车为例,2005年起步,今年正好是众泰汽车首辆整车下线十周年,而短短十年,众泰汽车已累计实现销售逾100万辆。能够积累起百万用户,这绝非单纯的模仿可以做到。事实上,2005年以来,众泰汽车相继推出的众泰20085008Z300T600E20、云100Z500等车型,均在所属细分市场取得了不俗的市场表现。与其无畏吐槽众泰汽车的山寨模仿,倒不如说是众泰汽车抓住了市场需求,以短、平、快的集成创新方式推出了国民需求的精品好车,实现了逆势增长。

QQ截图20150912232116.jpg

辨析山寨模仿与集成创新,还要看是否最终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实对山寨和创新的剖析和讨论,多年来在中国的各个产业已讨论得很透彻。但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看最终是否能够形成核心竞争力。而山寨模仿显然是一种透支,是谈不上打造未来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基因的。正如众泰汽车董事长吴建中形容的一样,众泰汽车是只升级不转型,通过迈小步,不停步,不断的集成创新,脚踏实地的实现企业的稳步增长。而在未来,伴随着一机两翼平台化竞争战略的深入实施,众泰汽车产品规划的平台化方向也将进一步明晰并逐步向上延伸和突破。届时将形成涵盖轿车、SUV、新能源和MPV四大产品序列的众泰汽车超级战队,打造核心竞争力,全面发力中国汽车市场。未来三年,众泰汽车聚焦重点产品,将新品主要分布在A级(SUV产品如大迈X5S21等,轿车如Z300二代车型等)、B级(SUV产品如T700T800、大迈X7等,轿车如Z500二代车型等)、C(轿车Z700),新能源(芝麻E30E200B15H 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等)。2016年,众泰汽车销量目标为30万辆,并争取到2018年实现年销量50万辆。面对这样脚踏实地而又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山寨模仿还是集成创新的口水之争,似乎已显得很苍白。

习总书记曾说过: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砥砺前行的中国品牌,我们需要的不是无意义的山寨模仿吐槽,而是实在实在有建设性的批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中国品牌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周磊)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