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不仅仅在产品布局层面,自合资公司成立以来,腾势就常有“惊人”之举。 201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母公司)合资成立了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并于2012年推出了国内首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腾势。就新能源汽 车市场而言,这家公司的动作相当缓慢,合资公司成立4年多时间后,首款车型才上市。而且,腾势的产品并没有直接进入比亚迪及奔驰在中国市场已经相当完善的 渠道中,而是另起炉灶,重新铺设渠道。
按照胡晓庆的说法,渠道独立是为了打造一个独立的、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腾势瞄准的是高端人群,品牌定位于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定位决定了渠道推广的策略。据了解,在初期北京、上海、深圳三家经销商的基础上,目前腾势共有13家4S店。
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腾势的发展速度。
破局艰难
官方数据显示,2015年,腾势的销量为2958辆。进入今年以来,尽管1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环比下滑了63%,但根据多方预测,今年整体市场仍将保持3倍以上增长。即便如此,腾势依然没有设定具体的销量目标,只是表示将与行业的增长水平保持一致。
“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腾势并不急于扩张。”似乎是腾势上下较为统一的认知。
当 然,这并不意味着腾势在2016年没有计划。据了解,目前腾势的经销商已经覆盖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杭州、南京、佛山、长沙9个城市。这些城 市的特点是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较大,同时有着清晰的地方补贴政策。而这也正是腾势进一步扩张的主要原则,除了在更多的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落户” 之外,也将在部分地区建立城市展厅,加大推广力度。
“近年来的政策利好的确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以北京市场为例,2 月末的一个周末,3家4S店就共收到了40个订单,这与新能源汽车免摇号有着很大的关系。但在这些利好因素之外,我们也注意到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问题仍 然存在,破局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胡晓庆表示,“比如最常说的充电问题,去年情况有所好转,但从终端情况来看,在充电桩安装的时候,与物业等方面沟通仍 存在诸多障碍。而且,许多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在时间和细节上也还没有确定,令新能源汽车以与其他地区相近的价格进入当地市场。”
此 外,腾势汽车无疑也有自身的破局困境。一方面,与多数既有燃油车也有新能源汽车的品牌不同,腾势是一个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没有传统车型为其打下基础 和知名度。合资双方比亚迪和戴姆勒虽然都具备相对广泛的消费者人群,但在腾势品牌中,二者并不“显性”。这也就意味着,腾势只能从零开始。
另 一方面,将品牌定位于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腾势在价格上几乎高于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大多数车型。腾势的时尚版和尊贵版分别定价36.9万元和39.9万 元,以北京市为例,中央政府补贴、地方政府补贴以及购置税减免后,实际购买价格分别为25.9万元和28.9万元。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阶段,即使腾势有着 续航里程等优势,也难免令部分消费者望而却步。
在分析人士看来,腾势稳步打造品牌、渠道的态度固然值得肯定,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腾 势在其所处的价格区间内尚无直接竞品。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合资品牌推出新能源车型,市场留给腾势的时间并不多。如果稳步发展的策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腾 势也可能会失去先发优势。
(作者:郑宇)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