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虽然有了高铁动车,回家路上顺畅了许多,但在春运集中返乡的客流大潮面前,一张小小的车票仍是不少人和家人团聚的最大障碍,这其中不乏大学生。为了回家,这些90后们开动了脑筋,有选择租车回家的,有的“舍近求远”,去一线城市绕一绕。虽然回家之路有些艰难,但一想到家中父母期盼的眼神,不少大学生都表示,再辛苦,为了回家都是值得的。
1
目的地:海南
的士—大巴—飞机—动车—公交
“刚结束了期末最后一科的考试,回到宿舍的第一件事就是立马收拾行李。”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小罗来自海南,她告诉记者,由于离家太远,加上海南又是热门的旅游城市,回家这件小事似乎变得不那么简单。
“我提前好几个月就开始盯特价机票。”小罗说,这次寒假回家,她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打车到汽车站,然后坐大巴到常州,乘飞机到海口,再坐动车到文昌,最后坐公交车回家,一路的颠簸加上可能遇到的坏天气,可以说堪比西游记里的“九九八十一难”。
“回家时,我乘坐的飞机在珠海经停时遇上了特殊天气,无奈在机场里被困了2个多小时,本该下午4点多到的结果下飞机时天都快黑了,预订的动车票也作了废,我只好又抢了一张站票回家,到家后直接瘫倒在了床上。”
虽然旅途辛苦,但小罗从不后悔选择去那么远的城市上大学。“扬州很美,我喜欢这座城市,不管回家的路有多么艰辛,但只要想到这趟路途的终点是家,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了。”小罗说道。
2
目的地:河南
租辆汽车,自己开回家
正读研究生二年级的章阳家在河南,往年回家,他都会在学校订火车票,但如今临近毕业的他在一家公司实习,腊月二十三才放假。
“这时火车票已经非常难买。”章阳说,由于回家时间不确定,他错过了订火车票的最佳时间,加上回家需要倒两次城乡客车和公交,即使坐高铁,旅途也要大费周章,这让他萌生了租车回家的念头。
学校的两位老乡听说小章要自驾回家,也要求同行,并表示愿意分担油钱。这样一来,他的回家成本明显降低。“虽然自己没有车,但我大四那年就拿到了驾照,平时也经常开朋友的车,开回家应该没问题。”章阳说,驾车回家,能带回去的特产就多了不少。
“我们几个人买了不少扬州特产,有狮子头、五亭包子、扬州老鹅。”章阳说,过去坐火车不方便,带的特产少之又少,这回自己开车,一定得补上。
“基本上两三个小时歇一歇,不敢疲劳驾驶。”昨天下午,小章终于到了家。“还没回到自家的院子,就看到父亲在路口张望了,而家里的饭菜也已准备得差不多,顿时感觉,不管路途有多远,回家总是最好的。”小章说道。
3
目的地:甘肃
四次转车,路途充满关爱
“每次回甘肃老家,都经常买不到票,因为班次实在太少了。”夏昊是一名大四学生,每年寒假回家,为买车票总是费心费力。
夏昊说,今年他提前两个月就开始买票,不过,出发时间难以确定,抢票大战也比往年更激烈。“西出北上的火车票历年都很难买,要买一张南京到西安的高铁票,难上加难。没抢到高铁票,退而求其次买特快和快车,竟然也没能抢到南京或扬州到西安的直达列车票。最终,我只能选择换乘回家,这一换乘,就换了四趟车。”夏昊说,最终他的回家路线是,先到泰州转火车到郑州,之后坐高铁到西安,最后再坐火车回家。
“最难熬的就是到郑州的这段旅程,不仅长达10个小时的时间难熬,重点是火车上人太多,特别闷。”夏昊说,有好几次,他都想把窗户打开,因为实在太热了。“最后只能用冷水把手先冷下来,然后再摸摸脑袋和脸,好凉快一点。”
虽然回家路途辛苦,但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却让他感到温暖。“期末考试安排一下来,班主任就通知了我,好让我提前买票,知道我回家路途远,路上大家都会通过QQ或微信,帮我解闷,这些小细节,让我觉得再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