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用车>养车修车

重庆的“一石三鸟”:汽车业+租赁业+机器人业的共荣

收藏 阅读:
 
编辑:竹清风 来源:黄桷树财经 时间:2016-02-10 00:02

在产业与金融结合方面,重庆堪称长袖善舞。

20151215日,长安汽车今年第100万辆自主品牌乘用车在重庆正式下线,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长安汽车成为中国首个乘用车年产量过百万的自主品牌。

当日,新华网重庆分公司的微信公众号讲了一个故事:重庆有家汽车生产企业,想引进机器人设备扩大生产,奈何机器人设备太烧钱买不起。怎么办呢?这时,重庆的相关政府部门出来想办法了。重庆财政将未来10年扶持汽车产业的钱一次性拿出来,跟社会资本整合成立了一家融资租赁公司,这家公司买下了机器人设备,把它租给汽车生产企业使用,租比买便宜多了,汽车企业不但承担得起,还可以用政府本来准备扶持这家企业的钱来抵扣租赁费。

黄桷树财经注意到,故事当中的主角正是长安汽车,而这实际上是一个一石三鸟的故事。

公开资料显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长安汽车便引入一批涂装、焊接机器人,开启了汽车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探索道路。2000年,长安汽车在茶园的第三工厂引入近20台德国库卡的点焊、弧焊等机器人,创造了一条自动化的焊接生产线负责长安之星的加工。2005年,长安汽车的渝北工厂投产,一次性引入了德国库卡、瑞典ABB、日本安川等厂商的100多台机器人。

虽然手握重金,但对于重心在研发的长安汽车而言,购买机器人将占用一大笔资金,在这样的情况下,走融资租赁的道路不失为事半功倍之举。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大批融资租赁公司在重庆如雨后春笋般出现。20149月,丰汇租赁等4家企业与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联合成立全国首家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为5亿元。

在融资租赁的模式下,重庆两江机器人融资租赁公司从日本的川崎重工处购买了大量机器人,然后再以融资租赁的方式租给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汽车而言,相当于仅支付首付款,以后分期还款,资金压力骤然变小。而伴随着订单的增多,日本川崎重工决定落户重庆,20156月,日本川崎重工和重庆宜而奇工程公司联合投资的川崎机器人系统集成及机器人制造基地项目在重庆水土高新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黄桷树财经认为,重庆政府一次投资相当于扶持了三大产业,汽车生产企业只花费了一个首付便拿到了机器人,融资租赁业赢得了一个大客户,机器人产业拿到了一个大订单,三方都皆大欢迎,正是靠这样的财技,重庆的机器人产业、航天产业从无到有,一步一步成为了当地的支柱型产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