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不满现状
保监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首批试点地区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4.18%,同比下降1.32个百分点,较试点前下降2.09个百分点;第二批试点地区车险综合成本率为94.37%,同比下降1.66个百分点,较试点前下降2.26个百分点。
面对这平稳的数据,一位大型财险公司车险业务人员对时代周报记者直言,这或许只是表面上的平静。上述财险公司高层表示,车险费改试点实施后,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与此前设想的甚至相反,保费是下降了,但是费用却上升了,而且上升得非常快。
来自一份业内交流数据显示,2016年1月,车险综合成本率100.6%,同比上升0.91个百分点;综合赔付率56.81%,同比下降 5.44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43.79%,同比上升6.35个百分点;直到3月,这一数据也并无明显变化,综合成本率99.16%,综合赔付率 58.14%,综合费用率41.02%。
今年1月,也是第二批费改试点的开局之际,保险公司也许想借此抓住宣传窗口期。综合费用率上升,最主要原因是各家公司通过高额补贴来占据市场,其中补贴包括中介的手续费、业务员的激励以及客户的补贴等。
该人士举例称,由于部分4S店的新车用户较多,从而形成较高的议价能力,保险公司不想放弃新车保单这一块,就会抬高渠道费,山东甚至河北等个别地区,销售渠道可获得的返点甚至达到50%-55%。
行至今年3月,车险行业综合成本率降至99.16%,理赔部门做了相当大的努力,上述大型财险公司车险业务人员也告诉记者,今年以来,理赔工作 尤其难做,这一块比以往不断趋严。上述管理层甚至直言,车险公司从未如此重视理赔这一环节,理赔的同事基本天天加班,领导层也在不断施加压力,因为这一环 节已经决定了保险公司未来的命运。
尽管如此,目前大家的努力却未得到各方的满意,消费者、修理厂、配件商甚至保险公司,他们对于现状都不满意。首先是消费者,认为我交了1000 元的保费当中,有三四百元是其他费用,这个费用对自身而言公平吗?真正用于赔付的可能只有五六百元,消费者者不愿为其他费用买单,而修理厂同样经营困难。 保险公司收了保费之后,包括系统的建设、营销的费用,最终发现自己也很难做到营利。
既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保险公司也在挣扎的边缘,除了大型险企中,人保等盈利水平提高,大部分保险公司净利放缓甚至下降,2015年报告显示,超九成险企的车险业务出现亏损。
(作者:刘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