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战持续
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15年底,国内车市在售的国产SUV车型共有130款。然而这其中,月销量超过5000辆的还不到40款。月销量低于2000辆的多达60款。
如此行业背景下,不止H6,上海大众的途观也在去年迎来官降。行业中最卖座的两款车型不约而同的选择“自损八百”,前赴后继的追随者,已经很难不用更大规模的价格战来应对冲击——血雨腥风的价格战正在愈演愈烈。
拉锯战的第一枪来自于合资品牌。2015年上海大众率先发难,在途观的产品周期行至黄昏之时,价格的下探令产品力本以不占优势的途观“焕发青春”。
自此之后,合资品牌价格纷纷跳水。
除了上海大众的途观,小兄弟yeti也紧随步伐。而别克的昂科拉、福特的翼博都纷纷祭出降价招数。饮鸩止渴之后,自主品牌的回应马上兑现。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甚至表示:“中国品牌要让外资感到难受”。
长城汽车们的做法倒是简单干脆——降价。
在对攻战中,今年前3个月,上海大众的途观销量同比去年下滑13.3%,上海通用昂科拉和创酷、北京现代xi35、长安马自达CX-5和东风标致2008和3008等,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为此,合资品牌开始进军更为“廉价”的市场,本田的两款中小型SUV、日产的新逍客等,现代的ix25,这些产品市场终端价格已经进入10万—15万元区间,与自主品牌8万—15万元区间正式对垒。当市场进入价格战后,行业的洗牌在所难免。
出路
“穷则思变”——长城的单腿走路已经显得黔驴技穷。车企是否非得在SUV的红海拼个你死我活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同样做SUV,加持新能源属性,无论是纯电动还是插电式混动无疑都会横跨两大热门细分领域,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且价格也能在国家新能源补贴退坡前享受不少实惠。
而且在新能源 SUV市场,参与者仍属凤毛麟角。除了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以及江淮这三家深耕新能源市场的车企陆续推出了一些车型,一直叫好不叫座观致也切入了这一细分市场。
除此之外,令人诟病SUV产品单一的大众,在SUV争夺战中就显得更加变通。在首先下调旗下产品价格,避免被动陷入价格战之后,大众马上推出了旅行车。
“在本质上,旅行车与SUV、MPV车型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其主要特征便是空间大、更实用。因此,SUV与MPV车型的火热畅销,势必会在一定 程度上带动旅行车市场的发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随着二孩政策的推出,中国家庭结构比例势必在不远的未来发生变化,家庭对汽车功能性、实用性的需求将更强。届时,中国 消费者对旅行车的需求将逐渐向欧美成熟社会靠拢。
而在这一市场迎来充分竞争前,车企布局这一片仍未开垦的蓝海,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作者:张延陶)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