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无疑是近年来行业的热词,也是汽车界不可阻挡的发展潮流。各种关于未来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的美好图景铺天盖地,并且许多科技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实现。
当然,技术上各种复杂原理说千道万,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自动驾驶究竟什时间段,以什么程度和方式落地?个中又有哪些困难,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能不能保障安全?……
笔者正好参加在近日在重庆举办围绕“协同探索自动驾驶的发展落地”的行业沙龙,在和相关专家的圆桌讨论环节,就上述问题试图获取一些解答和有价值的最新消息。

互动讨论圆桌的两位主持人分别是长安汽车智能化研究院副院长黎予生和上海莫吉娜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副总裁童豪良,黎院长主要围绕“自动驾驶商业落地探索”的内容,童总则侧重介绍“传感器在ADAS和自动驾驶中的应用”。
目前的技术进展和主要问题
黎院长:我们今天的进展就是我们把二级自动驾驶量产了。相当于你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只需要关注路面,自动转向,你都不需要管油门。这个功能以前应该2015年特斯拉已经量产了。但是它量产的早,它也算是先驱了,为我们铺垫了经验。

其实上大家说的这几件事,按照二级自动驾驶定义来说,驾驶员负责,你盯着前方,车子不用你开,你可以什么都不做,但要随时准备接管车辆。但有的时候会有例外,因为毕竟是二级自动驾驶,不是更高级的4级自动驾驶,在某些时候,有些工况二级自动驾驶系统处理不了。(比如)出了几件事,都是驾驶员没关注,系统处理不了。不管是谁的错,我们长安在这儿也要吸取经验。
有的时候,为了防止某些顾客,误用这个东西,可能我们还做了一些限制。比如说我可以让你放开手,离开方向盘,但是时间太长的话,可能就会有问题。因为我们了解到几起事故,都是那些人把手离开方向盘去做其它事情。你不看着前方,可能要出错。为了避免这种事,我们做了一些限制,在脱手时间,就是手离开方向盘,做一些限制。
除此之外,二级自动驾驶还是相当好,只是如果就是说车厂能够正确的推广这个技术,用户能够充分的理解这个技术,并且按照车厂的指示来用,功能应该是比较好的。
长安汽车的计划里,三级、四级何时实现?
黎院长:二级我们量产了,三级计划2020年量产,四级、五级正在做研究。 五级在四级的基础上。四级以上会在2025年或以后,大概是这样。
当然讲这个分级的话,你比如说,奥迪A8说在高速公路拥堵的状况下,它实现了三级自动驾驶。三级自动驾驶的概念是什么呢?刚才说了二级,是吧?我不管我转向、制动,我都给你控制了。我不能任何事情都处理了,出了错,你得随时接管。三级是什么样的?就是说,你可以玩手机,条件是我叫你,你马上回来。三级就是我帮你开,我开不了了,赶紧在一定时间内,你得马上接管。但是我叫你之前,在三级的控制范围内,你可以不管,这是二级跟三级的一个绝对区别。
无人驾驶以后,到底喝酒能不能开?
黎院长:实际上也是不能开的,除非是全程都是自动驾驶。因为你喝酒以后,你做不了正确的判断,偶尔需要接管时可能会有影响。
自动驾驶虽然前景是很好的,但毕竟不是人操作,如何看它潜在的风险?
黎院长:人非常聪明,对复杂问题的判断,人绝对胜过计算机,特别是没有预测的时候,需要用智力的时候。但只要能找到规律,计算机比人做的好。因为人会分心、会疏忽,而计算机不会出错。但是复杂问题的判断,它没学过的时候,或者是它比较生疏的时候,就靠人了。
对自动驾驶来说,有规律的事情,计算机比人做的好,没规律的事情,人做了更好。但是开车这件事,比如说高速公路上、低速泊车,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实现自动驾驶。在城里面,如果很随意的开,特别是重庆这个城里面,可能就难一些。简单说,机器跟人在开车的时候,各有优劣。
自动驾驶是不可阻挡的业界的趋势,那目前落地它的主要难点或者技术瓶颈具体是什么?
童总:未来在L5驾驶上还有很多难点,机器用的深度学习的方法,是基于人去教它的。喂给它一些事先打好标签的数据,让机器习得一些规则。实际上这个世界上交通的规则非常复杂,很多规则我们在考驾照的时候老师也是不教我们的。我们人为什么习得这些规则,是在生活中学到的,这个是特别特别难解决的技术难题。
黎院长:一个是安全,只要我提供这个功能就有风险,我要把风险降到最低,这个是最难的。第二个是怎么跟用户让他们充分理解,更高级的自动驾驶没有出来,各种技术,传感、执行、运算,还有一些双备份,很多东西我们都在探讨。
最后我还特别问了一个问题,也是自己长久以来的困惑:技术永远是追求更智能、更便利,但人的天性又追求纯粹的自由移动的驾驶乐趣。比如我喜欢开车,甚至还是挺怀念手动挡,现在手动挡车也越来越少。所以感觉现在科技有点削弱人的作用,在追求极致的、智能的、科学的东西。那么,到底该怎么理解,自动驾驶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安全、更便利,还是实现真正的无人驾驶,完全把汽车变成自动的交通工具?或者说科技和人性会不会有冲突?如果有的话,或者怎么来看待这样的冲突?
童总:第一,业界有一种声音是说,可能在自动驾驶的发展中,有一种做法是直接跨越到L4,但到L4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好比说两个人出去开车。你可能说我有点累,你帮我开一会儿呗。然后说那行,那我来开。开着开着说搞不定了,你来吧,就是这种方式。这个是挺好的,因为这时候就没有所谓接管或者说万一不接管,出了事故怎么办的问题。当然能接管就最好,不接管就停车靠边。
你刚才说到第二个驾驶乐趣的问题,这其实并不影响驾驶乐趣,因为你可以把它关掉,即使到了L5的时候,我相信虽然大部分人都是买全自动驾驶的车,但还是会有一些人会买跑车去开。当绝大部分车都是L5的时候,可能你在马路上开车就比较难,可能就像骑马一样,到特定的地方才能体验一下纵马奔驰的感觉。
黎院长:最终技术逐步会像童总讲的马车以后逐步会淘汰。自动驾驶同样是这样的趋势。因为你人开着车要出错,自动驾驶的车不出错,在同样的车道上跑,你人开着车对自动驾驶的车就是一种干扰,如果是自动驾驶的车多。相当于我一个马车在路上跟汽车在一起,马车肯定要被赶走。当然是很远以后,不是现在。
真要驾驶乐趣的话,到了一定程度,都是自动驾驶车,你想开车也行,到赛车场使劲整去,但是到公共道路上,跟其他的自动驾驶车一起开,可能会在某一天会有限制,我跟童总的看法这一点是一样的。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