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拐点临近,中国品牌会重回原点吗?

收藏 阅读:
 
编辑:wuxiaoxu 来源:盖世汽车网 时间:2016-07-20 16:07

2014—2015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中国品牌来说,都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对于整 个中国汽车市场来说,从整体低迷走向复苏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品牌借助于低价SUV、MPV产品的集体爆发,也迎来了这些年少有的能和合资品牌产品在细分 市场正面死扛并取得优势的机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合资品牌还是中国品牌集群,都有了一次大浪淘沙的洗礼,很多对市场应变不利,产品口碑较差的品 牌很快边缘化甚至出局。中国品牌似乎要迎来自己的全盛时代,毕竟从销量数据上来看,中国品牌SUV产品的集体大爆发的确光彩照人。

进 入2016年之后,情况似乎发生了少许变化,中国品牌SUV开始出现大面积的销量递减,很多之前销量超过两三万台的SUV产品,开始逐渐下滑,就连之前很 多明星产品,如宝骏560、长安CS75、瑞风S3,出现的下滑幅度都很大,从上两月的销量数据来看,中国品牌SUV产品正在逐渐失去在前十位榜单中的份 额,被合资品牌进一步蚕食,之前那些对中国品牌SUV前景充满无限乐观的人们也开始思考这种一股脑的SUV投机行为的弊端在哪里。

也 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合资SUV产品的强势回归,很多朋友也对中国品牌表有了很多唱衰的声音,这一点倒是不难理解,对于很多中国品牌厂商来说,SUV算得上 是一个救命稻草,因为很多二三线中国品牌也只有那么一两款SUV独自支撑,当SUV产品出现大面积的销量下滑,也就意味着这个品牌和厂商的半壁江山都被砍 掉了,或者说将宝压到SUV产品上,弱化或者放弃轿车和MPV产品的研发,一旦SUV有个闪失,那么这个品牌和厂商也就命悬一线了。

在 我们的标题中,我们提到了重回原点,言下之意也很明了,这些年中国品牌有了大面积的产销提升,但是小李车评认为,对于大多数中国品牌厂商来说,可能这些年 更多实现的是量变,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举个例子吧,多年之前,中国品牌刚刚起步时,大多数厂商都是靠模仿成熟的合资或者进口产品艰难起步的,这放到今天 来说,怎么着也算得上是侵权了吧,当然中国品牌一线阵容的很多厂商已经抛弃了这种做法,更多通过并购和建立设计中心进行研发,但是很多二三线品牌厂商,时 至今日依然靠模仿抄袭别人的设计来获取生存,具体我们也就不做点名了,大家心里都有数。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品牌起步时的黑历史还在频频上 演,依然通过外形上来吸引消费者来购买产品力很一般的汽车,能说中国品牌已经发生质变了吗?

既 然说到产品力,我们不得不提一提很多中国品牌廉价产品的一个通病,我想这也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定时炸弹,对于很多中国品牌厂商来说,可靠性似乎历来都是 一个难以解决的课题,很多产品在刚刚购买时,由于配置方面的优势,以及新车的缘故,所以整体驾乘感官是比较越级的,尤其是和同等价位的合资产品相比,但是 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这些产品在可靠性和稳定性方面的问题就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各种部件异响、发动机突然熄火、轮胎异常磨损、漏油、空调和电子设备失灵时 有发生,客户体验会变得比较差,通过时间换算,中国品牌SUV开始下滑的时间,正好是它们起势一两年以后,口碑评级降低,出现集体销量沉降似乎也有这样的 原因存在,在经历了一轮过山车式的起伏之后,中国品牌将更多的问题抖落出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