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目录应重视本土化研发

收藏 阅读:
 
编辑:小五 来源:腾讯新闻 时间:2016-01-28 00:01

公告谈到的受益的对象是“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这也符合了国家在新能源汽车向纯电动、燃料电池方向持续跟进。政策里面抛弃了混合动力汽车,事实上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是当下最成熟、对于改善环境、降低能耗最为显著和成熟的技术,当然,文件中提到的“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不出所料的话,应该是满足多少续驶里程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至少不会低于“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核算办法”中提到的五十公里纯电动续驶里程,甚至可能会更高。

从技术或者市场角度出发,笔者认为此点是政策一个不足之处,应该给予混合动力汽车,特别是优秀的、节油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机会。它有两个好处,第一让消费者对于电能驱动车辆有个认识和了解的过程,第二节能率高的混合动力汽车对于改善环境、降低能耗功不可没,特别是在纯电动车汽车充电桩不完善、电能结构及总量不足的情况下,混合动力汽车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这个时候舍弃了这个技术,从效果上或许会打了折扣。

本土化研发应成为目录重点考虑对象。

另外一点,笔者想要谈到的内容是此次利好政策应该照顾自主汽车,或者照顾本土研发的汽车企业,这点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非常重要,关于德国总理默尔克的来访,大家都在关注中国自主汽车能否在新能源汽车占据相应的优势,大众汽车能否在中国实行更多的本土化研发,不过,这次优惠政策又让人看到了四个字“包括进口”,这意味着电动车领域,中外电动车在中国都能够享受同样的优惠。

毫无民粹的意见是,减免进口纯电动汽车购置税并不合理,本土研发、本土生产等情况应该成为条件之一,中国市场不是缺少几辆电动车,而是缺少一个电动车发展的底蕴与环境,本土研发和生产才能造出更多的电动车发展环境,才有利于大范围推广。

事实上,大家都在抱怨我们之前合资政策并没有给予中国汽车行业带来技术,这并不是说此前的政策有问题,而是此前的政策太过于幼稚、没有考虑到本土研发的部分,如果当时就进行了设置,这样的门槛至少比现在要好很多,所以,现在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的门槛,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更好。


(作者:丁华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