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选择上,混动与纯电动之争持续了多年,如今,前者作为过渡性方案,而后者作为未来主方向的战略方针虽早已明确,但仍存有争议。
近期海外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与空气污染加重的曲线几乎完全吻合,与此同时,里程(参配、图片、询价) 焦虑、配套设施缺失等客观问题的存在,令纯电动汽车在推广过程中遭遇到了口碑危机。
尽管身处“尴尬位置”,但混动技术正凭借着其成熟可靠的优势逐步得到消费者的认可,随着一些新车型的加入,混动市场也变得更加热闹起来。不过现实情况却是,在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涨背后,混合动力汽车的销量仍然不及电动汽车的一半。
混动,究竟输在了哪又输给了谁?

为什么选择混动?
陈亮,一名上海普通车主,从家到公司两点一线是他平日的生活轨迹。一年半以前,陈亮购买了一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自此开始书写自己与新能源汽车间的故事。起初,他购买的动机很“单纯”:免摇号。然而,一年多时间用下来,他反而不再适应燃油车。“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它(混动)。”
像陈亮那样,怀揣着“免费得牌照”动机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购买混合动力汽车,无非是为了免摇号和获得大量补贴。”一位业内专家在接受腾讯汽车专访时曾如此表示。
沪牌,被大家戏称为“最贵铁皮”,实际成交额大多在9万的价格令不少消费者对沪牌“望而却步”。 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一样,被上海市列入了“鼓励购买和使用”的新能源汽车之列,这意味着在上海,类似秦这样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能够免费获得新能源乘用车专用牌照。这样的优惠政策,吸引了一些对汽车有刚需的消费者蠢蠢欲动。
海归张丹,在海外时就十分关注绿色出行。回国后换车就直接购买了混动普锐斯(参配、图片、询价) ,“城市拥堵路况百公里3L的油耗,和燃油车相比,可以减少不少排放,而且可以省下一大笔成本。”不少像张丹这样的环保积极分子都购买了混合动力汽车,并推荐身旁的朋友积极“尝试”。
作为一名环保人士,张丹的话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他们的想法或许很简单,就是想通过自己的点滴努力,尽量做到绿色出行,为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