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国内乘用车市,风云变幻,跌宕起伏,充满了各种“万万没想到”。

“官降”扎堆、自主品牌SUV迅速走红、天津港爆炸受损车辆疑流入市场、“召回”数量创新高、进口车掉成“白菜价”、高管频繁“换血”、汽车背雾霾首恶黑锅、外行造车成“疯”……
回顾并分析今年汽车圈的这些“怪”事,来年的发展也许能更加有的放矢。
一大“怪”
“官降”如潮 未必大卖
“怪”事回放:4月6日,上海大众率先祭出“官降”大旗,宣布对旗下全系车型提供零利率信贷的优惠,同时全系 车型均有降价。自此“官降潮”拉开序幕。随后,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一汽-大众火速跟进,上海通用、东风雪铁龙、广汽丰田等品牌也都不甘示弱。以至于自主 品牌、进口高档品牌均以不同形式开启了“官降”模式。
“怪”象点评:面对增速放缓的车市,车企纷纷“官降”想借此提振销量,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市场终端 实际表现上看,车企的如意算盘似乎“碎了一地”。“官降”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销商的库存压力,但并不能真正为车企和经销商解困。即使的确能带来销量 的短暂提升,暂时缓解库存压力、缓和厂商和经销商的关系,但车企必定无法将价格一直降下去,消费者也不会永远买账。
“奇怪”指数:★★★★★
二大“怪”
SUV“一水儿”惹人爱
“怪”事回放:今年SUV市场火爆程度远超预期,可谓全面开花,从五座到七座,从小型到中大型,大部分SUV车型一经推出,均受消费者热捧。尤其是自主品牌,凭借在SUV领域的率先布局,在今年车市低迷的大环境下实现了逆袭,甚至让合资品牌都眼红不已。
(作者:廖杨婧)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