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昌河借SUV“造血”恐成空

收藏 阅读:
 
编辑:包英男 来源:北京商报 时间:2016-05-24 00:05

在昌河汽车的产品结构中,目前仅有福瑞达M50、昌河Q25、昌河福瑞达三款产品。其中福瑞达M50占据了七成以上的销量。在颜景辉看来,手握 SUV与MPV两大增长最快细分市场产品的昌河汽车,发展到今天失落的地步,与其造血能力不足有很大关系。过于重视SUV而忽视MPV的增长,不仅造成了 优势产品地位的下滑,对其整体的造血能力也会产生影响。

研发待补短板

为了弥补昌河造血能力以及研发的不足,北汽不得不在资金、技术、产品、管理等方面给予昌河汽车大力的支持,包括投资上百亿元建设昌河汽车景德镇洪源工厂和九江产业园两大全新生产基地。

今年5月16日,昌河汽车九江工厂“三车两发”项目厂房主体工程顺利竣工。而同期北汽昌河汽车研发中心的开工建设,将陆续导入六大平台、10款衍生车型的产品。能够看出,北汽正在扶持昌河汽车建立自主研发体系,打开自主创新空间,解决昌河汽车的后续发展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昌河汽车今年将迎来产品丰收年。按照计划,继昌河Q25、福瑞达K系列微卡后,Q35、新能源车型等新品也将上市。可以说,北汽的持 续输血,对于昌河汽车而言无疑是福音,但作为SUV市场的后来者,如何摆脱销量低迷的困扰,实现自我“造血”能力,也成为昌河需要面对的新课题。北京商报 记者蓝朝晖

编者按

中国汽车市场已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两位数增幅的时代已经远去,眼下,SUV市场的高增长几乎成为中国自主品牌赖以生存的基石。然而,市场是残酷的, 虽然SUV市场整体仍呈持续增长态势,但就销量排行来看,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前十榜单中优势较前期有所下降。今年4月,自主车企旗下仅有哈弗H6、传祺 GS4、宝骏560和长安CS35入围SUV市场销量榜前十位,表现大不如前。可见,中国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竞争优势正在迅速变小。

随着合资品牌的产品下探,主流自主SUV产品只能降价应对,目前很多自主品牌车企甚至不得不在盈亏平衡点之下运营,盈利要依靠母公司输血。业内人士 分析,如果这种局面继续下去,别说赶超和发展,自主SUV能否生存都要打问号。那么,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是否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性?如何应对?自主 SUV还有没有前景?北京商报记者试图通过后续研发、盈利造血、产品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几个方向,寻找自主品牌SUV的生存之道。


(作者:蓝朝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