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车企供给侧改革、车市低迷的当口,“自主品牌该往何处去?”成为了不少汽车业同行每日里都要深深思索的问题。我们几个月前就曾提出过,自主品牌想继续发展,除了要保证“量”,更要追求“高端”,即适时地推出高端品牌或高端产品,以求获得更多元化的发展。

在广州车展上,长城汽车掌门人魏建军表示,到2025年,长城高端品牌WEY的销量要突破30万辆大关。有人说这是豪言壮语,实现起来谈何容易?诚然,对于一家自主品牌而言,高端车销量达到30万辆绝非易事。但WEY品牌近年来的表现至少能说明一个问题——高端化,的确是自主品牌继续发展的正确方向之一。WEY获得的成就,值得我们思考。
自主品牌高端化真的有市场?

高端化和自主品牌放在一起,至今仍然会让很多人觉得扎眼。没错,纵使自主品牌如今的规模和体量已经可以和外资品牌掰掰手腕,但仍旧有部分看衰自主品牌的人们认为“自主品牌只配做低端车型”,其论据是自主品牌售价过高的产品鲜有问津者。先不提这句话过于长他人志气,仅仅是“鲜有问津者”就说明了这部分人群观念的偏激和过时。

实际上,自主品牌的高端车型销量已经到了非常可观的地步,以长城WEY品牌为例,2017年销售8.6万辆,2018年,WEY共计售出新车近14万辆,在2019年车市不景气的情况下,WEY在1-10月份也获得了8万余量的不俗销量数据。这足以说明,即便大环境不景气,但市场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并没有太大波动,自主高端车型同样有市场。
为什么市场对高端车型的需求比较稳定?

市场对于高端车型的需求,主要源自于消费升级的推动力。基本上,高端车型的消费人群都至少是第二次购车,这也就意味着消费者有着充足的预算,并且购车意念较为坚定。换句话说,高端车型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相比普通车型对应的消费者更强一些。在目前,这一人群的数量正日渐增多,因此,高端车型的市场需求也稳中有升。

此外,不同于BBA等传统高端车对应的市场,自主品牌高端车型所对应的应该算是购车预算高于合资普通车型售价,低于传统高端车品牌售价的市场,在这一市场中,还没有外资品牌染指,属于真空状态。自主品牌早一天填补了市场空缺,就能早一天掌握主动权,为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自主品牌应该怎么样做?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人说自主品牌做高端车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过程。这句话看似没毛病,实际上却欠考虑。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造车也不例外。如果一个造老年代步车的企业突然开始生产雷克萨斯,有人敢买吗?因此,目前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定位不宜过高,最好放在轻奢水准上,除了WEY以外,像奇瑞汽车的星途品牌也是个很好的例子。售价高于自有品牌和大部分平价合资车型,低于入门级豪华车型,但是在配置和品质上却朝着中级豪华车的标准靠拢,一句话——让高性价比看起来更高端一些。在这个水平站稳脚跟,发展到一定时期,才能考虑接下来的问题,即从高端化走向豪华化。但说来说去,自主品牌高端化,势在必行。

结语:高端化,才是自主汽车走向成熟的开始
我国的民族汽车工业从起步至今,还没有脱离“低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至今没有多少可以拿得出手的量产高端车型,这对于我国的自主汽车业界而言始终是一块心病。当自主品牌有了高端车型,就能给国内消费者更充足的信心,同时也能反哺自家普通车型,双双实现销量的提升。高端化,是自主汽车走向成熟的开始,更是民族汽车工业站起来的标志之一。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