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行业企业

厘清定位明确目标 汽车国企“对号入座”加速改革

收藏 阅读:
 
编辑:小五 来源:中国汽车报网 时间:2016-01-27 00:01

表面看来,集团进行改革和“一揽子”重组很不划算,部分“好”资产不能圈来更多的资金,解决债务问题花费代价 又大,得不偿失。但正如郭焱所说,集团母公司不改革,优质资产圈来的钱会慢慢被“不好”的资产和债务消耗掉。由于旧体制管新体制,集团对子公司的管控能力 也不强,导致子公司定位不清从而出现相互竞争,合资、自主业务不能发挥协同效应。对此,郭焱说:“国有汽车集团内部的附属部分先进行改革后,集团整体可以 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实施管理层持股激励、推进集团整体上市整合资产等不同路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但混改中,控股权能否放开一直是技术性难点。毋庸置疑,开放控股权乃至经营权,对非国有资本参股更具有吸引 力。“但大部分国企领导都担心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很多民企也怕担上‘侵吞国有资产’的罪名。”张文魁表示,改革中还是要让民资等非国有资本占的股份更高 一些,相关文件则应对国有资产流失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

解决初始控股权问题的同时,公司治理同样需要实质性转型。《意见》提出,商业类国有企业要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 度,优化资源配置,加快科技和管理创新步伐,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对此,郭焱强调:“改革中要真正落实独立的董事会制度,落实其在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重大 决策上的权力。”据了解,关于董事会职权尽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我国也开展了相应的规范化试点,但许多国企实际运营中,董事会职权仍未有效落实。

■监管和考核应聚焦“管资本”

《意见》提出国有资产管理以“管资本”为主,即以出资额为限行使股东权力,国资委不再对国企进行过多行政干 预。此被一些专家和媒体解读为新加坡淡马锡式(淡马锡模式即为淡马锡公司的经营模式,其为新加坡政府的投资公司,新加坡财政部对其拥有100%的股权,但 财政部起的作用很小,真正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公司特殊的董事会构成。)为蓝本的改革。张文魁对此持保留意见,他认为减少政府干预很有必要,但我国学不来淡马 锡模式。他解释说:“一方面,淡马锡出资的国企如果资本回报低,可以把它卖掉,重新投入。而我们的意识形态、管理层和职工意愿,都决定了不可能轻易卖掉不 盈利的国企。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法制体系保证了淡马锡的独立性,而我国组建的资本运营公司,较难脱离政府干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也表示,一汽、东风等汽车集团承担着整合内部资源、发展自主品牌 的重任,国有车企改革中还是要保持政府的适度影响力。不过《意见》明确,对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重点加强对集团公司层面的监管, 有利于防止“监管之手”伸得过长。

对商业类国企的考核同样要围绕“管资本”这个核心。对充分竞争领域国企,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 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明确指出,完善业绩考核体系要抓紧建立对标考核长效机制、经济增加值分析监测体系、科技创新考核指标体系、特殊事 项清单管理制度,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国有车企的出资人要追逐高资本回报,考核指标应从追求短期利益转为追求长期的可持续增值收益。”郭焱 说,“在科技创新方面,把自主创新列入国有车企的业绩考核指标,有利于推动汽车集团从事自主研发。否则依赖合资企业获取高额利润,车企集团缺乏自主创新的 内在动力。”


(作者:张婷)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提示:支持键盘"← →"翻页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