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雷诺汽车公司是汽车制造商中的百年老店,当初路易·雷诺的一些创新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的汽车上。 但是,雷诺公司在汽车方面设计的影响远不如它的坦克。
坦克问世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令双方士兵陷入到血流成河的堑壕战中。如何突破敌方的堑壕并减少自己士兵的伤亡,这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能突破堑壕的机动进攻武器坦克在1916年孕育而生了。
但是100年前的坦克并不是今天这个样子, 当时的设计师也不知道怎样的设计才能把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最早的一批坦克大都是箱型结构, 一个大舱室能容纳更多的士兵,箱体两边有更多的机枪、大炮等进攻性武器。

英军的Mark IV

德军的A7V
这些坦克看着很吓人,但是笨重有余且装甲防护和机动性都不足。在法国政府的要求下,雷诺公司在1917年推出了雷诺FT轻型坦克。雷诺FT结构紧凑,它是世界上第一种装有可360度旋转炮塔的坦克,而且动力舱后置、车体前设驾驶席,今天坦克的雏型问世了。

雷诺FT18
在战场上雷诺FT显示出了它的威力,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共有2,697辆各型雷诺FT坦克交付法军,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数量最多的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雷诺FT又大量出口, 有三十多个国家的陆军装备了雷诺FT,不少FT坦克一直使用到二十年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结束后,雷诺FT坦克成为雷诺公司的金字招牌,因而体现在了战后雷诺的车标上
虽然在设计上雷诺FT显示出它的先进性,但是很多坦克设计师以及军事专家依然不认为这是最佳的坦克结构设计。他们认为坦克的主要职责是伴随步兵作战并消灭敌方士兵,因而多炮塔坦克概念在欧美非常流行。或者是觉得一门炮不够,车体前有一门榴弹炮,炮塔上抗一门小炮。

苏联T35坦克有5个炮塔

法国B2重型坦克
究竟哪种设计最好?战场是检验这些设计是否合理的唯一标准。而且,二战中坦克的任务不仅仅是消灭对方的步兵,更要和敌方的坦克对抗,因而坦克的火力、装甲厚度极为重要,如果再能把机动性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就更完美了。这需要结构设计达到最佳的优化,战场上证明只有装备单一360度旋转炮塔、主要火力为一门大口径加农炮、动力舱后置的中型或重型坦克最为强悍。最终,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今天,绝大部分坦克都是采用单一360度旋转炮塔、发动机后置的设计。雷诺公司当初的这一设计创立了现代坦克的一个技术标准, 这也成为雷诺汽车公司对军工领域最大的贡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