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种新兴技术的出现、消费者习惯的不断变化、超级网联技术的发展以及政策因素的影响,汽车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改变。在今年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展上,人工智能(AI)、智能座舱、语音控制系统、情绪感知等黑科技成为展示的重点,但很多前瞻性技术似乎离我们还有一点远。而今天,圈哥就跟大家聊聊2019年那些汽车技术普及度将越来越高!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车企就开始推出三缸机与小排量车型,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三缸机相较于四缸机来说,虽然存在震动频率大,不平衡等缺点,但对厂家来说,因为涡轮技术的成熟,三缸在动力上并不比四缸差,再加上防震设备,就能够满足生活需求。最重要的是,在应对节能减排政策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体积更小、排量小,成本更低,而且燃油经济性还高。在这些因素的催化下,以美系车为代表的车企,就纷纷采用了三缸机。
  
当然,细心地朋友还有发现,小排量常常与三缸机直接挂钩。具体来看,别克英朗、凯越、GL6等车型,他们采用了1.0T、1.3T、1.3L等小排量发动机;福特的1.0T、1.5L和1.5T三款发动机,也被应用在福睿斯和福克斯的不同车型上;以及日系的思域依旧有1.0T发动机;
  
当然,除了合资品牌外,自主品牌以吉利为代表的车企,也开始小规模的搭载三缸机,诸如领克03和领克02就是采用的1.5T三缸发动机,吉利的缤瑞以及缤越也都搭载了1.0T、1.4T、1.5T的三缸机。从上述的车型来看,很多车企基本上从去年开始换装小排量三缸发动机,不论是处于成本考虑也好,响应政策法规也罢,亦或是靠小排量拉低入门价,无疑2019年会有越来越多车企加入到这一阵营。
近年来,自动驾驶是也是各大车企争相追捧的对象,无论是百度、谷歌等科技企业,还是大众、特斯拉等车企,都在大量的投入研究。目前,自动驾驶标准被分为了L0~L5,其中,L0指的是人工驾驶,在有车的时候就实现了,因此,L1-L5成为大家研究的目标。具体化划分详见下图:

  
L1驾驶级别,主要依靠诸如LDW车道偏离警告等驾驶辅助系统,目前大部分都车型都有所配备;而L2半自动驾驶在2018年算得上取得显著的成绩。其中值得注意的便是长安汽车,去年在重庆垫江长安试验场创造了“最大规模的自动驾驶车巡游”的全新吉尼斯世界纪录,55辆长安新CS55依托自行研发的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系统,实现单车道自动辅助驾驶, 并有交通拥堵辅助驾驶、车道保持辅助、自动减速过弯、智能限速辅助、场景重构等功能,成为国内首款搭载了L2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
  
随后,大众探岳宣布自己为首款搭载L2级自动驾驶级别合资SUV;后来,更大厂家也争相宣布自身旗下主流车型拥有在L2驾驶技术。因此,2018年可以定义为主流车型向L2级自动驾驶大规模过渡的一年,而2019年,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成熟智能驾驶技术被运用到更多车型上。
  
智能化、网联化在2019年将迎来更深层次的发展,为什么这样说呢?发改委明确提出,明确指出到2020年智能汽车新车占比达到50%,随着年限的即将到来,各大车企势必会加速推进这一个进程。
目前,市面上的依托于BAT打造的车机系统,诸如斑马智行等,但它们只是达到了一些基础性的功能,诸如Carlife手机互联、车联网、实现新闻播报、查询天气及股票信息、预订酒店、机票等等;另外,实现一键开关空调、引擎、车门锁、一键救援、导航等一些对车辆控制得功能;随着AI技术、5G通信、智能道路、城市地图、大数据等推出与完善,依托于出行数据平台,向着情绪感知等更具技术含量的转变。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合资以及自主品牌在旗下车型上搭载车机系统,有望实现全覆盖。

  
《车壹圈》认为,三缸机、小排量、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等技术,随着科技进步以及政策法规的趋势,在2019年这些汽车技术会更加普及!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诸如更高级的人工智能(AI)、智能座舱、语音控制系统、情绪感知等黑科技也将成为现实!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