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9年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中阐释了当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临的风险和挑战,重申了“房住不炒”决策;提出扩内需、稳制造、优机制、撑民营等一系列举措,为下半年的经济发展定下了基调。
有观点认为:会议虽未提及汽车产业,但其中的“房住不炒”表述,必将助力国内汽车市场转向复苏。

这样的观点其实由来已久!
自2018年7月份汽车销量进入负增长以来,许多汽车人就将症结归咎于楼市;认为过高的房价,一方面让已购房居民债台高筑,另一方面未购房居民也得为攒高额首付全家一起省吃俭用。
根据住建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住房公积金2018年年度报告》中显示,2018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度为85821.32亿元;而统计局在《2018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情况》中公布的商品房销售额为149973亿元。换言之2018年购房款中有57.2%来自银行贷款,这意味着此后二三十年里贷款购房者每年都要还贷数万。
看起来似乎,大概,也不多……

但请注意,统计局在《2018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中给出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8228元;算起来即便不吃不喝,也需要两个人一起才能供得起一套房。
所以也难怪汽车人将车市萎靡不振的锅,扣到了楼市头上;这样一来,谁也没闲钱买车了。而且这锅还不止汽车产业摔,几乎所有非关联房地产的实体产业都对其心怀怨气。
高房价与低收入,构造出一个底层消费力几近枯竭的社会!
那么会议再次明确“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能否如上述观点所言:按住“房价“,成功扭转车市寒冬呢?
恐怕极难!
自从2016年喊出“房住不炒”口号,国家就一直对房地产保持高压调控;虽然房价整体越调越高,但起码商品房销售额增长速度在放缓;近一年来一线城市房价也基本维持了稳定,2019年上半年销售额仅上涨了5.6%。

楼市一定程度上被压制了,那么车市呢?
2019年,除了刚过去的6月份,汽车厂商被排放升级逼迫低价清除国5库存所产生的销量增长外;国内车市依然不见丝毫转暖迹象,未来销量继续下跌几成定局。
难道楼市挤掉泡沫不会影响车市吗?
会,只是这种影响是渐进的,没办法立竿见影;因为车市和楼市之间的差距并没有天与地那么远,据统计局数据上半年汽车类商品零售额19113亿元,商品房销售额70698亿,大约相差3.7倍,均为万亿规模。
这就需要将两者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线上,随着经济的增长,楼市资金缓慢溢出,逐步传导到实体经济上,最后才能反应在汽车销量上。
其实相较于房地产的“降维打击”、保有量阶段性饱和、以及国内经济大环境走弱导致的几乎无解的车市寒冬;更应该关注的是寒冬之下,长安、吉利、传祺等一众自主品牌,它们如今正深陷在销量负增长泥沼之中。

而摆脱泥沼最好的方式,是从合资车手中抢夺市场;可惜在这场市场争夺战中,自主品牌已先输一招!
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1012.7万辆,同比下降14%;自主品牌占其中的39.5%,市场份额同比下降3.9%。面对中国汽车市场环境的恶化,国产品牌显然比合资品牌更加狼狈。
不过,也无需妄自菲薄;毕竟还有长城、奇瑞、比亚迪、北汽新能源4家自主车企逆势增长;而且与10年前仅22%的市场份额相比,这几年一度与合资平分秋色的自主品牌不管是产品力还是口碑,都与日俱增。
既然“房住不炒”暂时没办法解燃眉之急,那销量普跌的自主品牌又该怎么办?
是断臂求生,还是等刺激政策(汽车下乡/购置税减半)?
这是面向所有国产品牌的一场大考……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