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2019年11月22日,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政策标准培训会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一级巡视员李力出席会议。他表示,推进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和社会安全。在后续工作中,将加快标准研制工作。

无独有偶,海南省也传出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把回收网点建到车主身边。构建全省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监管回收利用闭环体系,促进行业依法依规规范发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困难,回收污染大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阻碍新能源汽车成为真正绿色无污染交通工具的障碍之一。如今动力电池回收作业即将有标准可依,能否提升新能源汽的竞争实力呢?新能源汽车的弱点,会不会更少?
政策先导,回收体系还需时日建设

根据海南省相关意见,海南的动力电池回收将从“鼓励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构建动力蓄电池溯源管理体系、建立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体系、推动废旧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产业发展、加强废旧动力蓄电池处置利用安全环保管理”等方面发力,这实际上也是动力电池科学回收再利用的正确方法,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但要在短时间内搭建出成熟高效的回收网络、培训出大量合格的作业人员并不容易。这需要在政府和政策层面整合很多相关产业。比如电池回收网点、运输储存链条、废旧电池拆解再利用等等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没有一段时间的磨合,这样的回收体系并不能完美运作。虽然有政策先导,但整个回收体系的建设却并不能一蹴而就。
有了回收网络,新能源车的销量将会提升?

回收网络的出现,当然能让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减少顾虑。但被打消的顾虑仅仅在于“车子本身足够环保与否?”上,它仅仅是影响消费者能否最终购车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消费者更关心的售价、续航、可靠性和保值能力等问题,并不能通过建成动力电池回收网络而得到解决。

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回收网络的出现的确能够起到提升新能源汽车销量的作用,但作用有限,并不能切实帮助新能源市场回暖。与其说这是一个救市政策,不如说它是个在环保领域的完善措施。毕竟回收网络出现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动力电池回收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问题,简单把市场复苏和回收网络的建成画上等号,显然不够理性。
长期来看,有回收网络会让消费者更放心!

大家都知道,汽车动力电池的损耗周期都在8年左右,超过一定限度后再继续使用的话,动力电池的能量衰减会大大缩短汽车的续航里程。届时,车主就不得不选择换车或者更换电池。但近年来,我国在电池回收方面的政策可谓一片空白,不少消费者因此不敢贸然选择新能源汽车,因为他们不知道以后换下来的电池需不需要自费处理,也无法搞清楚自己买的车究竟会给环境带来多大污染。

现在,有了动力电池回收网络和标准作业流程。消费者在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会更放心一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和污染也实打实小了很多。这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工程,也是我们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越来越高,这项工程所能发挥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
结语:动力电池回收,不能单从市场角度看问题
车市的低迷,几乎让每一个汽车行业从业人员都变得神经兮兮。不论有什么政策出炉,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能不能给车市带来利好?”但动力电池回收政策,我们不能简简单单地从市场角度看过去。虽然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但长久来看,动力电池回收工程为环境保护所做出的贡献,才是我们最应该大书特书的亮点!
【手机版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