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资讯>新能源车

10月新能源价值传播指数发布,销量王者难敌流量新贵?

收藏 阅读:
 
编辑:吉星 来源:- 时间:2025-11-26 13:11

11月25日,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自主汽车行业分会联合自主汽车网发布的10月新能源厂商价值传播指数(AVSI)显示,比亚迪以295871辆的销量稳坐10月新能源销量冠军,但其价值传播指数仅708.52位列第四;鸿蒙智行、零跑汽车、小米汽车却包揽价值榜前三,其中小米汽车销量仅48654辆排名第八,鸿蒙智行销量68216辆仅列第五。

image.png 

这份看似“错位”的榜单,撕开了新能源行业竞争的全新底层逻辑——当“价值传播”成为比交付数字更重要的战场,车企的生存法则正在被重新定义。

流量新贵霸榜:鸿蒙零跑凭啥领衔价值指数?

10月新能源价值传播指数的最大看点,莫过于跨界玩家与生态型品牌的集体突围。鸿蒙智行以759.61的指数值登顶榜首,这一成绩绝非偶然,而是华为“人车家全场景”生态叙事的胜利。

image.png 

不同于传统车企堆砌技术参数的传播方式,鸿蒙智行始终将“生态联动”作为核心传播抓手:线下门店里,销售顾问只需一键操作,就能演示问界车型与智能手表、家用空调、扫地机器人的无缝联动;短视频平台上,“开着问界M9回家,灯光自动亮起、空调提前调温”的场景化内容持续刷屏。这种把硬核技术转化为用户可感知的生活便利的传播策略,让鸿蒙智行无需靠销量规模,就能牢牢占据用户心智高地,即便10月销量仅68216辆位列第五,仍稳坐价值榜头把交椅。

image.png 

零跑汽车以726.43的指数值位列价值榜第二,同样走出了差异化的传播路径。作为主打性价比的品牌,零跑没有陷入“低价内卷”的传播陷阱,而是聚焦“技术平权”的核心叙事:在短视频平台持续发布增程车型的千里续航实测、智能座舱的平民化体验内容,让“15万级就能拥有高阶智驾”的认知深入人心。这种把技术普惠转化为用户语言的传播方式,让零跑即便10月销量63724辆仅列第六,仍能在价值传播上超越一众销量更高的品牌。

自主&合资阵营的差异化突围:奇瑞五菱的攻守之道

在流量新贵与销量王者之外,传统自主车企在10月价值传播榜中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突围路径。奇瑞汽车以683.94的指数值位列第五,其10月销量57742辆排名第七,1-10月累计销量421907辆,价值指数远超销量排名,这得益于其长期深耕的“技术场景化”传播策略。奇瑞聚焦鲲鹏超性能电混技术,持续发布“千里续航实测”“高寒地区可靠性测试”等内容,把复杂的技术参数转化为“冬季续航不打折”“长途出行不用频繁充电”的用户痛点解决方案,让“技术奇瑞”的标签真正触达消费者。

image.png 

吉利汽车和长安汽车则代表了自主车企的“均衡派”与“潜力派”:吉利以656.17的指数值位列第七,10月销量164256辆排名第二,1-10月累计销量1256404辆,其银河系列的雷神电混技术传播覆盖家用、通勤等多场景,实现了价值与销量的相对均衡;长安汽车价值指数583.46排名第十,销量83424辆位列第四,尽管“工程师品牌”的技术传播有一定基础,但旗下产品增程技术场景化解读仍有不小的扩散空间。而长城汽车以622.58的指数值位列第八,销量仅41005辆排名第十,其Hi4技术的传播和公众认知为其美誉度提供必要支持。

image.png 

上汽通用五菱则延续了“精准击中细分市场”的传播风格,以607.24的指数值位列第九,10月销量99752辆排名第三,1-10月累计销量607176辆。针对下沉市场和代步出行需求,五菱始终围绕“新能源代步生活”做文章:短视频里,宏光MINI EV出现在菜市场、校园、乡镇小路等场景,配上“买菜接娃不费油、停车方便好操作”的生活化文案,精准击中目标用户的核心诉求。这种“不贪大求全,只做小而美”的传播策略,让五菱即便价值指数未进前五,仍能在销量端站稳脚跟。

行业新逻辑:价值传播如何锚定用户心智?

10月新能源厂商价值传播指数与销量数据的“错位”,本质上是行业变革的一次集中呈现。它揭示了三大核心趋势:其一,流量不等于销量,但能抢占心智,小米、鸿蒙的案例证明,在新能源赛道,先让用户认可品牌价值,销量只是时间问题;其二,销量不等于价值,技术优势需转化为用户语言,不让容易陷入“低价内卷”的陷阱;其三,差异化叙事是突围关键,零跑的技术平权、奇瑞的技术深耕、五菱的场景精准,都证明找到属于自己的传播赛道,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image.png 

年终冲刺阶段已至,新能源车企的竞争早已超越“卖车”本身,进入“价值传播”的持久战。流量可以一夜登顶,但若想转化为长期的市场竞争力,还需把流量沉淀为用户信任;销量可以短期冲高,但若缺乏价值传播的支撑,终将失去品牌溢价的空间。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手机版二维码】

相关阅读
汽车质量投诉 购车在线咨询
自主原创
本周本月热点新闻